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台美專家竟稱兩岸現狀需美定義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7 00:47:18  


文章稱,美國應主動明確地定義何為兩岸“現況”,不應受北京的操控。
  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經過兩岸雙方的共同努力,兩岸關係終於走上了和平穩定發展的軌道。兩岸人民也開始逐漸享受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並努力擴大和夯實合作基礎。不過,日本《外交學者》的文章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對兩岸保持“現狀”有自己的解讀。《外交學者》網站5日刊登華盛頓2049項目協會高級研究員蕭良其(Russell Hsiao)和台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主任蕭新煌(Michael Hsiao)的文章稱,過去十年間,兩岸間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著兩岸和平的軌跡。儘管和平的條件在短期內一直在加強,但在中長期內,挑戰也將繼續生長,並需要華盛頓在處理兩岸關係上做出調整。事實上,在台灣問題上,所有各方都同意現在需要保持“現狀”。但是,這裡卻有一個值得警示之處:每一方都有自己對於“現狀”是什麼的解讀。

  文章稱,的確,華盛頓、台北和北京在定義“現狀”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華盛頓似乎是唯一一個沒有明確定義或者說沒有清晰的如何保持“現狀”的戰略的一方。然而,這一缺失被籠統地歸為了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在處理兩岸關係時對“戰略模糊”的追求。文章稱,在動盪和過度時期,華盛頓的衝突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它阻止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武力進攻,也遏制了台灣宣佈獨立。然而,這樣一種策略在保證地區的長期和平穩定上卻是有局限性的。

  一位前美國高級官員在2004年曾這樣描述美國對於“現狀”的模糊的態度:“2004年4月21日,在美國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上,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詹姆斯•凱利(James Kelly)被眾議員格蕾絲•納波利塔諾(Grace Napolitano)問到,美國對台灣民主的承諾是否與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有衝突。詹姆斯承認難以定義美國的立場。他說:‘我沒有真地定義它,我也不確定我可以輕易地定義它。’他還補充說:‘我可以告訴你不是什麼。它不是北京所建議的一個中國原則。’”

  文章稱,儘管這樣的官方表述反映出華盛頓和北京在對於“現狀”上有著不同的解讀,但這樣的模糊處理從長期來看不會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它基於的是一個有缺陷的前提。並且,這樣的模糊處理已經令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不再試圖去形塑一個對美國在該地區的價值和利益更有利的行動方案。事實上,華盛頓觀察兩岸事務有二元思考的官僚主義側向:獨立或是統一;戰爭或是和平。論述的方向是:如果台灣宣佈了法律上的獨立,那麼北京方面基於2005年頒佈的《反分裂國家法》將會進攻台灣。相反地,如果台海雙方有意統一,那麼就將迎來和平。文章稱,這是一種錯誤的選擇,這是被北京操控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