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美前高官著書稱中美應從點滴積累互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3 09:39:47


斯坦伯格與歐漢龍合著新書《戰略再保證與決心》封面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記者 孫儀威編譯報道)在奧巴馬第一任政府的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與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歐漢龍(Michael O'Hanlon)合著的新書《戰略再保證與決心:21世紀美中關係(Strategic Reassurance and Resolve: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中建議美國對中國實施“禮尚往來”的戰略——先單方面對事態作出積極改變,並根據對方的動作來進行下一步調整。《外交官》雜誌網站刊載了卡特政府高級顧問、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阿米塔伊•埃茨昂尼(Amitai Etzioni)文章肯定了這一思想並指出,每一個小的調整都能作為一塊基石,構築中美兩國之間的互信,降低兩國誤判風險,為兩國開展更大的合作開創道路。全文編譯如下:

  人們目前對於美中關係的關注仍然不夠,而我們為什麼要對美中關係投入更多的關注?詹姆斯•斯坦伯格與歐漢龍的新書《戰略再保證與決心:21世紀美中關係》給予了我們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以及一個並不怎麼顯而易見的原因。其中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都屬於美中關係這個關鍵領域里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斯坦伯格系奧巴馬第一任政府的常務副國務卿,在中國問題上,他以強硬但具建設性的思想在學術與智庫圈中著稱。而歐漢龍則是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儘管他是個鷹派,但在華盛頓,但凡涉及國家安全事務,他都是主要的人物之一。

  而並不怎麼顯而易見的原因則是書中所論述的美國戰略的優點。兩位作者認為,相對於談判協商,在自我約束與減低戰爭的範圍或強度方面,美國的戰略更多地倚重“禮尚往來(tit for tat)”的手段。在我看來,“禮尚往來”指的是雙方都單方面地採取行動,同時也都認為對方會以相似的手段來回應。而“禮尚往來”的好處在於不用在文字方面像律師那樣爭論不休,兩國都不用尋求各種部門和權力機構的批准,尤其是美國參議院(或者中國類似的立法機構)的,那一般都是很難獲得的。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和平戰略”(Strategy of Peace)就是“禮尚往來”能夠得以有效實施的一個強有力的例證。肯尼迪於1963年6月10日在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發表演說時正式推出了這一戰略,當時正值冷戰緊張的高峰。肯尼迪宣佈了第一個單邊計劃:美國將停止所有的大氣層核武器實驗,並且不會再度恢復,除非另一個國家這麼做了。作為回應,蘇聯政府的報紙《真理報(Izvestia and Pravda)》對肯尼迪的講話進行了全文轉載,並在一千萬讀者中廣為傳播。在當時,西方領導人的講話很少能受到這種程度的關注。莫斯科的廣播干擾器也暫時關閉,讓蘇聯民眾可以聽到肯尼迪講話的錄音。美國的媒體亦報道了蘇聯的反應,而蘇聯此舉本身也起到了一定的緩解緊張的作用。可以說,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當時的作為是與肯尼迪的計劃相呼應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