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大編輯人體基因治肺癌 臨床試驗安全可行
http://www.CRNTT.com   2020-05-15 09:59:26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據大公報記者湯嘉平報道:俗稱“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共同領導進行、全球首個利用人體基因編輯技術治療肺癌的臨床試驗研究,證實安全與可行,出現“脫靶效應”的頻率只有0.05%。相關研究結果剛在全球權威醫學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作網上發表。

  肺癌是全球最多人罹患的癌症,每年約有160萬人死於此病。為治療肺癌,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圓圖)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胸部腫瘤科盧鈾教授,利用人體基因編輯技術,作為晚期肺癌治療方案的第一期臨床試驗。

  莫樹錦表示,人類免疫系統的T細胞表面,有一種叫PD-1的蛋白,當它與癌細胞的PD-L1結合,腫瘤就能夠避過免疫系統的攻擊。研究團隊利用CRISPR技術編輯T細胞,令PD-1不能在T細胞上運作。研究團隊共招募22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參與研究,先由他們的外周血分離出免疫細胞T細胞,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進行修改,再將修改了的T細胞輸回患者體內,目標是恢復身體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有病人腫瘤明顯縮小

  研究結果發現,患者在接受相關療程後,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而出現“脫靶效應”的頻率只有0.05%,並不常見。脫靶效應是指未能達到預先設定的目標,有所偏移的現象。據悉,當中治療反應最好的一位55歲女病人,在接受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無惡化期”達75周。莫樹錦說:“我們每嘗試一種新的治療方法,都必須先了解它是否安全和可行。癌症免疫治療正開展新的一頁,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結合T細胞治療目前仍在起步階段。”

  針對將來如何改善療效,盧鈾表示:“利用基因編輯的細胞治療技術,有極大潛力成為未來肺癌治療的新方向。要改進基因編輯治療的成效,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盡早為病人開始治療,確保他們的T細胞處於健康狀態。始終我們必須有健康的T細胞,才能夠讓它發揮最大作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