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啟明:美中對抗 歐盟不一定挺美國
http://www.CRNTT.com   2020-06-30 00:12:07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啟明。(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6月30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美中對抗之下的歐盟立場,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啟明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歐盟屬於多邊主義,早在美中對抗之前,已有別於美國的單邊主義,因此可見,雖然美國積極拉攏歐洲站隊,但歐盟與中國的經貿合作頻繁,美國想要拉歐組成反中聯盟,難以實踐,不過在某些議題上,歐盟確實與美國較同調。他認為,歐盟或許將成為美中兩強之間的橋樑,甚至是扮演潤滑的角色。

  王啟明,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專長包括,歐洲政經整合、國際政治、國際公法、國際公法專題研究、國際關係等。

  針對美中對抗升溫,歐盟是否因此選邊站?王啟明表示,過去傳統的西方國際陣營分布,在全球化的當下已被打破,早在美中對抗之前,歐美國際社會的結構,就已不是美國說了算,簡單來說,歐洲屬於多國結盟的多邊主義,對上美國個別的單邊主義,在國家利益而言,基本上不可能百分百同步、共識,分歧是在所難免。

  所以在某些議題上,王啟明說,歐盟早已與美國不同調,尤其在多邊主義的情況下,歐盟與中國反而容易趨於同一立場,包括多邊的自由貿易、國際組織的調整改革、經濟全球化、聯合國議題等,都是歐盟與中國比較站在一起的議題。歐盟與美國比較同調的議題則在於人權、法治、資安等領域,例如歐盟近期對“港版國安法”表達反對意見等。

  王啟明表示,這樣的立場分布,即便在美中對抗升溫的當下,仍沒有太大變化,不過可以注意的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歐盟在後疫情時代可能會重新思考,面對中國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

  由於疫情蔓延讓歐盟在經濟方面受到打擊,王啟明表示,過去10幾年來,歐盟因為與中國有頻繁的經貿合作,中國更是歐盟貨物最大的外銷市場,歐洲對中國已有程度的經濟依賴,但因為肺炎疫情源於中國,加上疫情擴散的過程當中,出現一些資訊的不確定性,歐洲在中國的經貿瞬間因為疫情受到影響,歐洲內部對於中國的信任感也隨之降低,因此他研判,歐盟即便在美中對抗下不選邊站,對中國可能也會保持一定距離。

  王啟明認為,歐盟在後疫情時代會加強本身的商業能力措施,以免疫情重創經濟的情況重演,但不會放棄與中國經濟上的合作。可是包括香港問題、人權、法治、資安等議題,則會與美國持相同立場,卻也不會採取對立中國的方向。

  歐盟在經濟上要與中國合作,王啟明說,雖然對中國的信任降低,可是經濟合作立場不會改變,這符合過去一貫的多邊國家利益,可以從今年5月美國主張向中國追究疫情責任來看,美國試圖拉攏歐盟一同指責中國,但歐盟雖然有表態,可是態度相對溫和,並沒有和美國在同一個鼻孔下出氣。

  王啟明提到,此外,在今年5月6日歐盟在中國英文官方媒體《中國日報》(China Daily)發表的文章“全球危機下歐中關係至關重要”(EU-China ties vital amid global crisis ),也傳出文章本來有寫到“病毒在中國的爆發”等字眼,歐盟因為“某些因素”覺得字句不妥,將“在中國”三字刪除,顯然,歐盟對中國並沒有想要採取對抗策略。

  對應到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6月15日在歐盟官網發表的論述來看,文章提倡,歐盟應堅持美中歐三角關係,也就是美中關係全面對抗,歐洲要保持對等距離,並且要找出自己的路線(My Way),強調歐盟要從自身的利益和價值出發,著重多邊主義合作,用自己的方式面對挑戰。更加確立歐盟在美中對立之下,不會選邊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