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社評:明治維新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8-10-23 00:01:36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1868年10月23日,日本宣布改國號為“明治”,因此今年是日本明治維新150周年。明治維新在近代日本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如今日本全國上下到處都在熱議明治維新。為此,日本政府將於10月23日在憲政紀念館召開大會,隆重紀念明治維新150周年。

  在年初的例行國會開幕式上,安倍在其施政演說中開篇就說:“150年前日本進入了明治時代。明治這一新時代所培養的眾多人才,是日本超越因歐美各國所帶來的國難,迅速實現現代化的原動力”。此前安倍在其“新年感言”中也同樣表示:“150年前,在亞洲面臨淪為殖民地的嚴峻危機之下,日本開始了建設國家的新征程。為了超越國難,日本的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了,其動力就在於一個個日本人。”為了隆重紀念明治維新150周年。去年首相官邸“各府省廳聯絡會議”的主頁就明確提出,“學習明治維新精神,重新認識日本的優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據日本首相官邸網站統計,全國各地相關的紀念活動多達2900場之多,日本財務省還將發行5萬枚面額1000日元的紀念幣。

  那麼,作為日本的近鄰,明治維新又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呢?一言以蔽之:災難,沒完沒了的災難,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中華民族史上前所未有的空前浩劫。

  眾所周知,通過明治維新,日本成為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但其時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已將整個世界瓜分得差不多了。日本國土面積狹小,為了擴大其“生存空間”,日本當然要從近鄰“下手,”於是開始不斷染指中國。

  明治維新僅僅6年後,日本便牛刀小試,後來曾任陸軍卿的西鄉從道於1874年率領3600名官兵嘗試了對台灣的侵犯。

  1894年,日本蓄意發動甲午戰爭。由於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導致北洋水師戰敗,李鴻章受命赴下關與伊藤博文談判,最後不得不在對方的高壓之下簽署中國近代史上最為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寶島台灣,賠償2億兩白銀(其時日本大藏省甚至要求賠款10億兩白銀),開放諸多商埠。這筆巨額賠款極大推動了日本近代工業的發展,刺激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野心,中國的民族危機也進一步加重。

  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早就垂涎三尺,他們根本不可能就此滿足,善罷甘休。此後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向德國宣戰,妄圖染指德國在膠東半島的各項權益,赤裸裸地對中國提出了“21條”,由此導致中國輿論大嘩,最終發生了“五四運動”。

  1928年,日本關東軍在沈陽發動“皇姑屯事件”,炸死了抵抗其貪得無厭的權益要求的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這是日本侵華戰爭的前奏。

  1931年,日本在沈陽大北營再度蓄意挑釁,發動了“九一八事變”,隨後占領了東三省,還扶植了傀儡政權。

  1937年,日本在北平宛平縣城發動“七七事變”,將侵略戰火燒遍全中國。

  隨後日軍從上海金山登陸,“淞滬抗戰”由此爆發。上海淪陷後日軍一路西進,在當年12月占領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後,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殘害中國平民達30萬人之多,這是世界史上罕見的令人發指的國家罪行,日本妄圖以此來動搖中國軍民的抵抗意志。

  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的堅苦卓絕的抗戰,終於迫使日本在1945年8月宣布投降。但日本從不承認是戰敗於中國,而是輸給了美國的兩顆原子彈。

  新中國成立後直到兩國恢復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歷屆政府都積極追隨美國的對華遏制政策,對中國全面採取敵視態度。1951年,日本與台灣簽署“日台條約”,實施“兩個中國”政策。在其進入聯合國以後,還一貫反對恢復中國的合法席位。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在擔任首相期間,不僅訪問了台灣(其前任鳩山一郎、石橋湛山和吉田茂以及後任池田勇人在任內均未訪台),而且還在與蔣介石會談時表態支持台灣“反攻大陸。”1964年底,約70名親台派國會議員組成了“亞洲問題研究會”,加強與台灣的合作。

  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的強烈衝擊之下,一貫反華的佐藤榮作政權被日本人民所推翻,取而代之的田中角榮政權順應歷史潮流,與中國實現了邦交正常化,中日關係才掀開了新的一頁。1978年兩國還簽署了《和平友好條約》,1979年大平首相訪華期間,決定向中國提供日元貸款,此舉對中國的現代化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後兩國之間一度出現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喜人勢頭。

  但日本國內尤其在政壇仍有強大的反華勢力、親台勢力,他們不希望看到中國順利發展,想方設法予以干擾。

  於是,1980年日本修改了教科書,將“侵略中國”修改為含糊其辭的“進入中國”。1985年時任首相中曾根康弘參拜靖國神社,極大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其後日本政要還發表各種各樣的奇談怪論,包括否認侵略戰爭,否認“南京大屠殺”等。2001年上任的小泉純一郎則在5年任期中6次參拜靖國神社,使雙邊關係明顯倒退。安倍晉三在再度出任首相一年後也悍然前往參拜。

  2010年9月,日本政府扣留在釣魚島附近海域捕魚的中國漁船,開始挑起兩國的領土爭端。2012年9月,日本政府更是悍然對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措施,蓄意激化兩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矛盾。於是,中國多座城市相繼發生涉日遊行示威,中日關係急轉直下。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在台灣問題上日本政府根本沒有遵守其在《聯合聲明》中的承諾,頻頻向台灣暗送秋波,不斷提升日台關係的層次。例如在1972年底日本成立的對台機構“交流協會”,其80%的經費來自外務省和通產省(現經濟產業省),實際上完全是外務省的下屬機構。1973年3月,由27名親台派自民黨國會議員作為發起人,多達152名自民黨參眾兩院議員組建了“日華(台)關係議員懇談會”,諸如岸信介、佐藤榮作和石原慎太郎等著名親台派大佬均出任該會的幹事。1974年10月,居然有80名國會議員前往台灣為蔣介石祝壽,1985年10月還成立了所謂“蔣介石先生遺德顯彰會,”成為重要的親台游說勢力。1994年,李登輝通過與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談話,其“台獨”野心暴露無遺。2001年,陳水扁通過向在東京召開的“世台會”年會發表開幕致辭時拋出了“一邊一國論”。日本政壇大佬小澤一郎早在1993年推出的《日本改造計劃》一書中就明確表示:日本與台灣是“命運共同體”。1997年2月日本成立了超黨派的“日華議員懇談會,”其成員多達300名。去年日本更是連偽裝也不要了,直截了當地將“交流協會”更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李登輝卸任後,已先後9次訪問日本,訪日期間還頻頻發表演講,2007年6月居然還去參拜了靖國神社,最近在沖繩還參加了二戰期間陣亡日軍官兵的“慰靈儀式”,充分顯示其是一個十足的民族敗類。2015年秋季安倍則密會了訪日的蔡英文。

  在安倍重新出任首相以來的這5年多時間內,日本的政治右傾化勢頭進一步加劇。安倍及其右翼勢力全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安倍政權還不加掩飾地加強以中國為假想敵的防衛部署,將防衛重點從北方轉至西南方向。與此同時,連續增加防衛預算,積極引進各項先進裝備,還在南海問題上全力攪局。除了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以外,安倍政權還積極拉攏澳大利亞和印度,意圖組建菱形“對華包圍圈”。此外還積極向南海問題當事國提供巡邏艇等裝備,開展聯合訓練和演習等,以此來提升對方的能力。此外,還竭力攛掇英國和法國等域外國家巡航南海,以此加大抗衡中國的籌碼。

  在首次主政之際,安倍便直言不諱地表白其政治目標:告別戰後體制!在安倍看來,戰後日本所遵循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因此必須予以捨棄。他的另一個政治口號“恢復強大的日本”,並非是指泡沫經濟破滅前曾處於鼎盛時期的日本經濟,而是指戰前的日本,也就是《大日本帝國憲法》體制下的日本。而該憲法因制定、頒布於明治時期,所以也被稱為“明治憲法”,這也是明治維新的產物。

  以上簡單的敘述,就是明治維新與中國的關係。日本各界如不能深刻反思其從明治時期以來在國家發展道路上的嚴重失誤,則很難處理好與鄰國的關係。目前中日關係和日韓關係現狀,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而因為日本迄今未能徹底清算歷史,所以日朝關係更是完全處於“零接觸狀態”,朝美峰會使日本徹底邊緣化,使日本全國上下充滿了危機感。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