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星語中評:島內社會運動實質是政治運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7 00:13:33


陳星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實習記者束沐攝)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實習記者 束沐)從“太陽花”到“反課綱”,這一年來島內學運風起雲湧,也催生了一批大大小小的政治團體。民進黨是如何參與這些“社會運動”的?這些新成立的政團又有什麼樣的政治企圖?長期研究島內政治生態的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陳星日前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蔡英文執掌民進黨後,將2000年以來“去政治化”的政治運動“再政治化”,故近年來一系列打著“社會運動”幌子的政治運動相繼發生,而那些號稱“第三勢力”的“獨派”團體則充當了民進黨外圍組織的角色。

  近來“社會運動”意在阻斷兩岸交流勢頭

  陳星首先開宗明義地表示,從“太陽花”到“反課綱”,一年多來的所謂的“社會運動”其實就是政治運動。“如果說這背後沒有民進黨和‘獨派’的影子,傻子也不信!”陳星說,如果從這個角度觀察的話,這些政治運動的實質,是不斷地向台灣社會進行洗腦、不斷地鼓吹兩岸敵對狀態、不斷地灌輸“主體性”的思想意識,然後培養出反國民黨和反大陸的大眾心理,進而把兩岸交流的發展勢頭阻斷。

  接著,陳星回溯了島內社會運動的歷史,他告訴記者,這些運動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特別在2000年後,體現出“去政治化”的趨勢。比如,很多活動走的是專業化的路線,關注的是具體議題,並偏向於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問題,這樣就從技術上把社會問題和政治切開,除非迫不得已,才會走上街頭抗議。但是,等到2008年蔡英文就任民進黨主席後,她對社會運動採取了新的措施,“如果我們觀察她對社會運動的前後態度,就可以發現一條軌跡”,陳星說,剛開始,蔡英文想用傳統的方式,把社會運動的主導權攥在自己手上,比如在陳雲林會長首次訪台時,她親自上街包圍圓山飯店。

  蔡英文用“公民社會”概念進行政治動員

  “但她後來發現,用傳統的方式玩不轉,所以蔡英文轉而採取‘公民社會’的方式,事實上是把公益服務和民間普遍的訴求結合起來”。他分析,蔡英文擅長利用慈善、尊老愛幼、扶助弱勢等議題,在情感上拉近和民眾的距離。“所以到後來,‘社會運動’這個概念,在台灣民眾心目中究竟指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它已經演變成民進黨說這是什麼,它就是什麼,換言之,台灣民眾在情感上已經接受了民進黨所建構的這個概念。這樣一來,民進黨就達到了他們的政治目的”,陳星表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