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關係將進入深度博弈階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1 00:14:36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制度化協商大門雖關閉,但民間交流仍會繼續。
  中評社╱題:兩岸關係將進入深度博弈階段;作者:李秘(上海),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7月號(總第223期)

  蔡英文當局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的性質為何這一根本問題採取模糊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大陸被迫中止兩岸事務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兩岸“兩會”機制以及過去八年來所建立起來的其他一些協商機制,兩岸關係的熱度迅速下降。那麼未來4到8年,兩岸關係的基本態勢是甚麼?是否會出現大的衝突和動蕩?台灣是否會推動“國家正常化”來衝擊兩岸關係?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不僅要關注兩岸的具體交流實務,更要從一個較長的歷史視野來觀察兩岸關係,把握未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脈絡。

  歷史長焦下的兩岸關係

  從歷史上看,隨著中國的治與亂、王朝的盛與衰,中國的地緣戰略利益一直在變化,甚至領土範圍也會經常發生變化。這一現象在台灣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但是由於地處中國的東南邊陲,它的命運經常隨著中國的盛衰治亂而發生變化。中國羸弱,台灣就容易被外國所侵佔,中國強盛,台灣就會回歸祖國。如果站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感受到的就是台灣一直在“中國化”和“去中國化”的歷史潮流中搖擺。

  1624年,台灣被荷蘭佔領,並建立了以荷蘭殖民主義者為核心的政權,這是台灣的第一次“去中國化”的經歷。1662年,台灣被鄭成功收復,台灣重新被納入中華政教體系,開始了“中國化”的階段,1684年,清政府進一步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今天台灣地區的客家人和閩南人大部分是在這個時期從大陸的東南地區來到台灣定居的,並由此奠定了台灣的中國文化底蘊。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割讓台灣給日本,台灣經歷了第二次的“去中國化”過程。1936年,日本殖民統治者為配合侵華戰爭,開始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從思想文化上對台灣居民實施“去中國化”。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台灣重新回歸中國,開始“中國化”的過程,國民黨當局在台灣推行“國語運動”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但是由於國共內戰和冷戰格局的影響,這一波的“中國化”進行得並不徹底。

  1987年,蔣經國在台灣開始推行“民主化”和“本土化”政策。後來李登輝在“本土”勢力的幫助下,將“本土化運動”演變成一場“去中國化運動”:在政治上通過“修憲”來去除“中華民國”的中國色彩;在文化教育上通過修改教科書來強化台灣認同,去除中國認同。2000年民進黨上台執政,陳水扁延續了李登輝的“去中國化”政策,並在政治和文化兩個領域加大了“去中國化”的力度。陳水扁當局確立了以“一邊一國”論為核心理念的“九八課綱”,並且試圖通過“修憲”來達到“法理台獨”的目的。但是這個時期,正好是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國力迅速上升的時期,大陸對台灣的經濟磁吸效應開始發生作用,大陸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商機吸引台商大舉進軍大陸,開始了台灣在經濟上的“中國化”過程。雖然李登輝和陳水扁不斷設置障礙,但是沒有擋住台商“西進”的步伐。在陳水扁“去中國化”最為激烈的時期恰恰是台商投資大陸增長最快的時期。

  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台商繼續向大陸投資,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到大陸來工作和生活。與此同時,兩岸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開始了雙向交流,並有陸資陸續進入台灣。但是另一方面,台灣在軍事安全上繼續依靠美國的局面沒有改變,台灣當局拒絕與大陸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台灣在政治、文化領域“去中國化”的勢頭沒有減緩,教科書仍然奉行以“四百年台灣史”為核心的“同心圓史觀”;台灣輿論界“恐中”、“反中”的言論從未減少。

  所以,從1987年台灣開始“民主化”和“本土化”以來,這30年的兩岸關係仍可以用“中國化”與“去中國化”這兩個潮流來概括和涵蓋。但是這個時期的“中國化”與“去中國化”與歷史上有兩點不同。第一,因為台灣開始實施民主選舉體制,“中國化”與“去中國化”過程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合之間不再完全由政治精英說了算,台灣民眾也成為重要參與者。第二,“中國化”和“去中國化”兩股趨勢同時並存,但相安無事。“去中國化”主要發生在政治和文化領域,主要是由台灣“本土化運動”和“分離主義運動”所推動;而“中國化”則主要發生在經濟領域,主要是由中國大陸快速崛起帶來的市場磁吸效應所推動。所以過去30年,“中國化”和“去中國化”雖然同時並存,但是由於各自在不同的領域中發生,彼此仍能夠相安無事。

  蔡英文時期兩岸關係的基本態勢

  從2016年開始,大陸進入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未來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按照“十三五規劃”,大陸的經濟增長率在6.5%左右,那麼5年後經濟總量將達到90多萬億人民幣(約15萬億美元),將接近美國的經濟總量(目前美國是17萬億美元)。如果對比台灣,雙方的實力差距將進一步拉大。現在大陸綜合實力已是台灣的22倍,已有5個省GDP超過台灣,6個省逼近台灣,今後2年左右將有10來個省超過台灣。所以未來幾年,中國大陸經濟仍對台灣具有很強的磁吸作用,台灣經濟“中國化”的趨勢仍將持續。

  另一方面,台灣民眾的“台灣認同”將繼續增加,“中國認同”繼續下降。這主要是因為台灣青年的因素。今天台灣15-19歲的台灣青年約有150萬,20-39歲的台灣青年有720萬人,二者合計佔台灣總人口的37%。這些台灣青年大部分是在台灣“去中國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大多數人(接近90%)在政治上認同台灣,並持有“一邊一國”的政治立場。所以未來幾年,台灣民眾的“台灣認同”和“分離主義意識”仍將繼續強化,台灣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去中國化”趨勢仍將持續。

  所以在未來4到8年時間裡,兩岸關係仍處於“中國化”與“去中國化”的邏輯關係中。但是將與過去30年“中國化”與“去中國化”過程有所不同。

  首先是大陸民意對兩岸關係的認知發生了一些變化。近年來,隨著綜合經濟實力的快速增強,大陸總體上對兩岸最終統一具有較強的信心,也願意用一些時間來等待台灣民眾的改變,讓台灣民眾認識到統一的好處,並願意與大陸實現和平統一。但是大陸經濟快速發展,並沒有阻止台灣民眾“中國認同”的流失,特別是過去8年兩岸經濟關係更加密切,但是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繼續快速流失。在這種形勢下,大陸的輿論氛圍發生了一些變化,“和平統一已無希望”、“晚打不如早打”的論調在大陸開始流行。面對大陸民意對兩岸關係的擔憂,大陸很難像過去那樣慢慢等待台灣自己做出改變,而必然會謀求將經濟領域的“中國化”逐漸向政治和文化領域拓展。

  同樣,台灣民意對兩岸關係的認知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台灣一方面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希望獲得和平紅利;但是另一方面,隨著台灣民眾“台灣認同”的增加和“一邊一國”觀念的強化,他們普遍不希望兩岸統一。他們既想搭大陸經濟發展的順風車,獲得好處,又擔心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度高,威脅台灣的“安全”,傷害他們的“主體性”。正是基於這種民意,蔡英文不斷批評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讓台灣的經濟愈來愈依賴大陸,日益削弱台灣經濟自主的現狀。所以在未來的執政過程中,蔡英文將把政治和文化的“去中國化”向經濟領域拓展,謀求經濟上的“去中國化”。

  所以未來4到8年,兩岸關係中“中國化”與“去中國化”的博弈不再是在不同跑道上的平行競爭,而是不斷向原本屬於對方的跑道拓展,開展全面性競爭。

  大陸促使台灣“中國化”的預期政策

  由於蔡英文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大陸被迫中斷兩岸“兩會”等一些溝通機制,未來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安排不再會有新的進展,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商談也會受到影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大陸將停止兩岸交流。恰恰相反,大陸會在總結過去8年,乃至過去30年兩岸交流經驗的基礎上,積極落實習近平的對台工作理念,進一步推動台灣在文化和政治上的“中國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