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汪毅夫:台灣舊詩和現代生活裡的“三正”
http://www.CRNTT.com   2018-02-07 00:23:21


  中評社香港2月7日電(作者 汪毅夫)王力教授主編的《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63年10月版)說:“春秋戰國時期有所謂的夏歷、殷歷和周歷,三者主要的區別在於歲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周歷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歷的十一月)為歲首,殷歷以建丑之月(相當於夏歷的十二月)為歲首,夏歷以建寅之月(即後世通常所說的陰歷正月)為歲首。周歷比殷歷早一個月,比夏歷早兩個月。”夏歷較為合於農時,故又稱農歷。                                                       

  關於周歷,鄭大樞《台灣風物吟》有詩並注曰:“一陽初動歲初添,地暖長春不裹棉。糯米為丸粘餉耗,日中視咎蔔豐年(冬至日,以糯米為丸,祀神祭祖,合家同食,謂之添歲。門扉器物,各粘一丸,謂之餉耗)”;朱仕玠《瀛涯漁唱》有詩曰:“南至陽生氣盡蘇,恨無飛雪點紅爐。團圓坐飲稱添歲,一幅升平海外圖”。在台灣的歲時節慶裡,冬至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俗語話“冬至大如年”可證其重要性也。                                                       

  關於殷歷,朱仕玠《瀛涯漁唱》有注曰:“台俗,以六月朔或望日,家雜紅粬於米粉為丸,曰半年丸”;鄭大樞 《台灣風物吟》有詩曰:“六月家家做半年,紅糖團餡大於錢。嬌兒痴女頻歡樂,金故丁冬鬧暑天”。六月做半年,是從以十二月為正月的殷歷而來的。俗語話“不是冬至也要搓丸” 說的正是半年節、說的正是殷歷。              

  至於夏歷,丘逢甲《台灣竹枝詞》有句曰:“開正喜複開春宴,贏得詩狂酒更顛”。類此描寫夏歷新正熱鬧場景的詩句不勝枚舉。俗語話“年兜時節”說的是以夏歷正月初一為中心的前、後十五天,人們開始“忙年”、“做年”、“過年”、“賀年”、“拜年”。                           

  “春秋戰國時期”於今是多麼久遠的“古早時”,其時的“三正”在台灣舊詩和現代生活裡尚有完整的遺存。                        

  奉勸忙於“去中國化”的人,別瞎忙了,好好的過個年,好好的做個有年有節、有禮有數、有大有小、有規有矩的中國人罷。                                    

     2018年1月6日記於北京

       (作者汪毅夫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