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分析:粵港澳大灣區成功的關鍵在於互通
http://www.CRNTT.com   2021-03-02 00:27:57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 張爽)時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兩周年之際,灣區城市紛紛回顧兩年來取得的成績。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的初心是打造科技創新高地,而創新從想法到落地,端看有利於創新的生態能否形成,這一點經濟學家周其仁說得很形象:創新就是煲一鍋湯,各種材料要集齊,要有煲湯的人,還要持續加熱,讓各種食材充分融合。筆者認為,現階段粵港澳大灣區處於建設的初級階段,重點在於打通各種有形無形的壁壘,為“煲湯”打好基礎、創造條件,因此觀察、研判大灣區的進展情況,互聯互通的程度應該作為首要指標。

  成功的互聯互通意味著“煲湯的食材”——各種生產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便利獲得,包括人、信息、產品、技術、資金等。粵港澳大灣區橫跨十一個城市、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仍然存在不少壁壘。過去兩年,各地政府出台了一些舉措推進各個層面的互聯互通:廣州市近日宣布地鐵22號將南延至深圳;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啟動三項鼓勵香港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就業的計劃;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正在加快推進。筆者認為,未來還需要更多類似的舉措,直到大灣區連成一個行政邊界模糊的整體。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級戰略規劃,其力道可與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特區的設置比肩。大灣區城市深圳就是抓住了經濟特區的機遇,自下而上生長成國際化創新大都市,在新時代更是榮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殊榮。而同為當年的經濟特區——深圳的鄰居汕頭,卻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被甩下高速發展的列車。

  今天的大灣區同樣存在發展的窗口期。根據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的經濟周期理論(康波周期),每一輪經濟的發展都是靠新技術的產生、應用、成熟帶動的,“互聯網+”是本輪康波周期的技術創新的最後成熟階段,在“互聯網+”完全滲入日常生活後,這一輪由信息技術帶動的經濟增長即將結束。

  如果粵港澳大灣區能夠實現全面互聯互通,憑借各個城市原本的基礎和優勢,完全可以趕上這趟以智能製造、物聯網為代表的“互聯網+”的車。而長期依賴房地產、金融產業的香港,也可以借此機會順利實現轉型升級,很多眼下無解的民生問題甚至能夠找到迎刃而解的辦法:科技的產業鏈條比香港現在倚重的金融業、服務業更長,幾乎能夠橫向覆蓋所有的生產生活領域,可以帶動各行業釋放更多新的優質就業機會,為年輕人提供豐富的上升渠道。

  在政治層面,粵港澳大灣區在規劃之初就包含了“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意義,正如深圳自下而上生長,自我塑造了“經濟特區”的內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成功,同樣可以開創“一國兩制”的新實踐,拓展“一國兩制”的意義空間,港澳可以在產業升級中與內地形成新的互動格局,找到自己新的歷史定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