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論:中朝關係之變 從盟友到正常國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30 00:47:21


  中評社香港9月30日電(特約評論員 馬逸群)2010年後,中朝關係出現了顯著變化,首先兩國間發生了一些衝突,朝鮮拒絕開放,堅持核子試驗的行為也令中國不滿。隨著中國對朝政策日益公開化,中國民眾也在積極辯論是否應該繼續支援朝鮮政府,與此同時,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新一屆政府也希望在外交上有所變革。這些背景使得中朝關係出現了趨冷的特徵,越發偏離長期的盟友關係。當然,這種趨冷不一定會持續下去,畢竟朝鮮半島局勢紛繁複雜,變數重重,朝鮮自身的改變與發展,甚至是中國與韓國關係的變化都會影響中朝關係的走向。

  眾所周知,中朝關係在中國對外關係中一向特殊,兩國是簽訂了同盟條約的盟友。在冷戰的前二十年,雙方同屬於蘇聯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陣營,兩國並肩戰鬥,對抗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而進入冷戰的後二十年,中蘇關係破裂,中國與美國走到了一起,共同抵制蘇聯的威脅,但中朝關係並沒有因此出現大的變動,中國依舊視朝鮮政權為半島上的唯一合法政府,認為只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才能代表半島人民,將韓國視作“偽政權”。

  隨著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出現了惡化。儘管那時中國同韓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但中朝依然是特殊的盟友關係。中國和朝鮮作為世界上碩果僅存的社會主義國家成員,在對抗西方意識形態進攻與“和平演變”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然而,這個時期的朝鮮經濟已經開始了嚴重衰退,失去了蘇聯老大哥的扶持,朝鮮相對封閉的經濟難以為繼,中國開始勸說朝鮮像中國一樣實行改革開放,但朝鮮並不聽從。同時,朝鮮開始著手進行核子試驗,此事被曝光於國際社會。朝鮮經濟的嚴重惡化使得中國不得不出手援助,中國逐漸發現,這個國家成為了中國的“包袱”,但中國領導人依然將朝鮮看作是盟友,畢竟雙方擁有共同的意識形態。

  當然,中國亦有人認為,朝鮮是中國的“緩衝區”,因此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援朝鮮,與之保持盟友關係。對此筆者不敢苟同。首先,當代世界軍事科技迅猛發展,中國現在如果一定要將美國視作敵人而設立一個緩衝區抵禦其入侵已經沒有意義。而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追溯歷史,探尋中國為何會在50年代提出“唇亡齒寒”,支援朝鮮對抗美國的原因,就會發現朝鮮與中國東北相鄰,而那時的東北對於中國意義極大。那時的中國一窮二白,只有東北是一片發達的工業化沃土,中國幾乎所有的工業設施全部集中在東北地區,東北的安全穩定對於彼時的中國至關重要,因而,那時的中國不遺餘力地支援朝鮮政權以確保東北的工業生產。但如今,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其他地區早已快速發展起來,東北風光不再,朝鮮作為緩衝區以保障中國發展的意義已經不再重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