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綠委辦人權電影院 播泰北國民黨老兵異域故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31 00:43:50


國民黨老兵被蔣介石留在泰緬邊界,拿不到台灣身份。(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31日電(記者 黃筱筠)民進黨“立委”尤美女在“立法院”舉辦人權電影院,30日下午播放《邊界啟示錄》。導演李立劭2002年到了泰北邊境的一所小學校,那天正值928教師節,被邀請去參加大會的他,赫然見到一群人在山中唱著“孔子紀念歌” 對著孔子像三鞠躬,讓他大為驚訝,自己小時候才見得到的威權場面,竟然在泰國北部小鄉鎮中發生。而記錄片中的將軍雷雨田、陳茂修等人在拍攝完紀錄片後,也相繼過世。

  1949年,“國軍”國共戰爭失守撤台,但最後一批從雲南撤出的國民黨部隊仍留在泰緬山區­的叢林之中待命。他們在韓戰前後甚至兩度反攻回了雲南,但1961年在聯合國的壓力下,,被要求撤軍回台,但此時卻接獲蔣介石的密令,要他們明撤暗留,躲藏起來,等待時機反­攻大陸;然而一等就是50年, 他們在泰北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紀錄片中雷雨田說,接到命令要藏3個月,“這樣一藏,就是48年”。這些反共老兵在沒有任何補給,為了生存下去,他們最後甚至淪為泰國的僱傭兵,幫忙清剿泰共,這群流浪在異域的部隊,成了沒有國籍的人,不得不用鮮血交換泰國的身分證,而他們的子­弟,生在異域卻認同遙遠的台灣,抱著滿腔熱血回到“祖國”, 卻仍無法得台灣的認同和身分證。

  片中老兵說,大陸不能回了,台灣身份不合法,“我是跟著蔣介石出來,我們相信有一天不虧待我們。”

  導演李立劭說,他不是外省人也不是老兵後代,他是本省人,讓他感到興趣的是,“對於國族認同,我們很混亂,但卻有一群人認同我們”。

  泰緬難民權益促進會創會者劉小華表示,過去大家看這些國民黨部隊的泰緬反共軍,是亞細亞孤兒,但現在泰北有很大的改變,台灣有一些資源送到泰北後,泰北現在種茶、種咖啡,茶樹品質在台灣都找不到,台灣將烏龍茶栽種引進泰北,也有不錯的成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