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怎麼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1 00:38:27


奧巴馬在東盟峰會上與東南亞國家領袖合影,向媒體區揮手。(中評社 楊犇堯攝)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記者 楊犇堯編譯報道)奧巴馬總統任期鄰近末尾,美國的外交政策仍然停留在中東,包括伊朗核談判協議、也門內亂以及巴以兩國方案搶佔了大部份外交資源。

  對此,《華盛頓郵報》刊登專欄作者法理德•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的文章,認為美國應當走出在中東“高投入,低產出”的泥潭,文章認為,美國的未來在於亞洲,在於“重返亞太”!文章編譯如下:

  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已經又轉回中東,包括伊朗核談判協議、向伊拉克派遣特別部隊、向沙特空襲也門胡塞夫武裝提供空中支援,以及支援敘利亞叛軍。白宮的“重返亞太”戰略現在是出問題了嗎?

  制定“重返亞太”戰略起源於美國在中東地區投入過度,後者對我們的重要性卻在不斷下降,相反,亞洲才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未來。在全球四大經濟體重,亞太國家占了三個,正如已故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曾經對我講:“美國如果想在21世紀持續主導全球,唯一的辦法就是爭取主導亞太。”

  然而,我們的外交政策卻長期陷在中東泥潭,不能自拔。無論是奧巴馬總統還是國務卿克里都很少花時間關注亞太,很少聽到白宮或國務院有關亞太的重要舉措,儘管,美國政府在“重返亞太”之核心“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上建立起了談判的快速通道,然而,這仍然無法阻止我們最親密的盟友向中國投桃報李——甚至連英國也申請加入亞投行創始成員。

  全球的穩定不在於胡塞夫武裝是否會佔領也門(也門從1962年起就開始陷入戰亂至今),而在於守成大國是否能應對新興大國——中國。正如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埃里森所提到,自公元1500年以來發生的15次全球第一大國的轉換中,有11次爆發了戰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