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會代表委員審查討論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http://www.CRNTT.com   2020-05-25 10:41:21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據新華社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面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特殊時期,新增的兩個“1萬億元”怎麼用?如何壓減政府一般性支出?穩就業保民生向何處精准發力?

  代表委員在審查討論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時認為,特殊舉措,要求更加精打細算,管好國家的“錢袋子”,把來之不易的每一筆錢用在刀刃上、緊要處。該增加的,要毫不猶豫地增加;該壓減的,要毫不含糊地壓減;該保障的,要毫不鬆懈地保障,讓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新增兩個“1萬億元”: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

  預算報告提出,今年財政赤字規模增加1萬億元,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非常時期,當有非常之舉。”談到這兩個“1萬億元”時,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連用兩個“非常”。

  根據安排,今年赤字規模增加後將達到3.76萬億元,同時還準備安排3.7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這些以“萬億元”為單位量級的資金安排,牽動各界目光。

  “全球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各國都在積極採取措施。我國適度擴大財政赤字規模、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等是務實明智之舉。”白重恩認為,這既有助於“解近渴”,又意在“謀長遠”。

  代表委員認為,管好國家的“錢袋子”,不僅要解決“錢從哪來”的問題,更要關注這些多渠道籌集、來之不易的錢“往哪裡花”“怎麼花好”的問題。

  報告顯示,新增的兩個“1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用於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

  財政赤字、特別國債、專項債券“增”了,企業的稅負、費用、租金“減”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一“增”一“減”之間,體現出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的政策效應。

  “兩個‘1萬億元’要不折不扣地用在落實‘六保’任務和減稅降費等方面。”劉尚希說,“基層對這筆錢充滿期待,必須強化其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要讓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