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保障全球糧食安全亟待國際社會攜手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0-08-26 08:18:33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糧食問題再度進入公眾視野,聯合國機構多次預警這一風險,認為世界正面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糧食安全問題並不是新問題。197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第一次世界糧食首腦會議上就向全球敲響警鐘,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問題,1983年4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委員會又通過了“糧食安全”概念。在全球範圍內,糧食供給處於緊平衡狀態、糧價滯留於高位、糧食生產分配與消費不均等問題難以解決。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氣候異常、經濟波動、戰亂衝突等是世界糧食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2020年,原本預計全球玉米、小麥和大米的產量將創下歷史新高,有助於緩解部分地區缺糧問題,但沙漠蝗肆虐使東非、南亞地區糧食產量大幅減少;疫情又加劇了弱勢群體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的惡化,聯合國等機構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饑餓人數將因此增加1.3億人,6.9億人處於饑餓狀態;疫情發生前,全球已經有1億人接受世界糧食計劃署的糧食援助,其中3000萬人居住在也門、敘利亞等戰亂衝突嚴重的地區。多重因素交織使缺糧問題進一步突出。

  解決當前的世界糧食短缺問題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首先,國際社會應攜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從源頭上消除加劇今年糧食問題的一大成因。疫情對糧食問題的影響表現在多方面。其一,世界糧食供應網絡運轉不暢,一些產糧大國紛紛叫停出口,糧食供應鏈告急,糧食短缺地區無法及時獲得糧食進口。物流停滯導致農民難以獲得足夠的種子和肥料,無法確保糧食生產的可持續性。其二,糧價出現上浮現象。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FFPI)7月份平均值為94.2點,比6月份提高了1.2%。其三,經濟增長顯著下降,越來越多的人因收入減少無力購買食品。各國應加快落實早先G20峰會提出的各項共識,以加強合作,盡力避免疫情二度蔓延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損失,加緊恢復農產品生產和貿易。

  其次,要大力加強多邊國際合作,為促進全球糧食長期安全創造良好條件。各國要支持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計劃署等機構發揮其協調作用,要共同維護糧食價格穩定和供應穩定,盡快解除單邊制裁,減少關稅壁壘,暢通貿易,保障全球糧食不斷供。國際社會要重視解決和預防地區衝突,保障衝突地區貧民糧食安全,加強衝突地區的重建,從根本上解決由於地區衝突帶來的糧食危機。要實現可持續的全球糧食體系需要全球在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問題方面取得共同進展,加強農業生產信息共享、經驗交流、技術合作和政策協同,共同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共同解決缺糧問題,將消除饑餓、消除貧窮和與氣候變化作鬥爭作為共同目標。

  再次,在全球範圍內樹立和鞏固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杜絕糧食浪費的理念。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這個比例十分驚人。據統計,富裕國家每年浪費的食物達到3億噸,超過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糧食生產總量。浪費糧食不僅給糧食生產者造成損失,也使更多的人處於饑餓狀態,並且不利於環境保護,也是資源浪費的表現。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需要樹立起節約糧食、健康飲食的理念。

  目前看來,聯合國到2030年實現零饑餓,結束糧食不安全狀況和各種形式營養不良的目標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各國需加緊溝通合作,共同維護國際農產品供應鏈穩定,保障全球糧食安全。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周武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