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甘肅教育廳長:西部教育何時不再“老大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1 10:30:48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受歷史發展、自然地理、經濟基礎等因素的制約,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的革命老區、民族、邊遠和貧困地區,人均受教育年限較低、辦學條件較差、教育觀念相對落後,教育水平距離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比較遠。西部地區教育似乎成了我國教育整體發展的“老大難”問題。

  而解決這個“老大難”,不僅關係到西部地區未來的人才儲備、經濟發展,也關乎整個國家的教育公平。因此,加快西部地區教育發展步伐,盡快縮小與全國的差距,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望,是當下扶貧工作,尤其是教育扶貧的重點。

  如何摘掉“老大難”的帽子?精准化的傾斜政策至關重要。應當看到,近年來,中央大力支持西部地區、民族地區的教育,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但是,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生,其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短板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普惠性政策的基礎上,應當實施精准化的扶持政策,對地區做到因地制宜、對學校做到一校一策,對家庭和個人做到因人而異,克服“一刀切”的弊端。

  比如,目前,在藏族地區、新疆南疆地區,雙語幼兒園建設速度不斷加快,但雙語教師數量卻嚴重不足。對於這些地區,應當支持中師、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到幼兒園任教,特別是應當優先扶持會雙語的中專學前專業畢業生去任教。這樣既解決了中職生的就業問題,也解決了雙語幼兒園師資短缺的問題,還提高了中等職業學校的吸引力,一舉三得。幼教師範畢業的學生,年齡小、有朝氣,更容易與幼兒相處,能夠在農村幼兒園“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中西部地區教育之所以成為“老大難”,很大程度上是受歷史和自然因素的影響。而面對這些問題,常規辦法往往奏效較慢,這時候就必須依靠超常規的思維和創造性的發展政策。例如,西部農村地區教學點多、小規模學校多。撤並學校會造成上學遠、上學難,容易引起輟學;不撤並校,又不能解決規模小、師資差、質量低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大膽嘗試“三六”學段或“四五”學段制,即前三年或前四年、學生年齡較小時,在家門口的教學點或村小就近接受教育,等到四年級、五年級之後,再到鄉鎮中心學校或縣城學校,以寄宿的方式,完成義務階段教育。

  解決西部教育“老大難”,更重要的是要實行“授之以漁”的內生性激勵政策。多年來,在中央或上級政府以及各種幫扶單位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下,個別貧困地區和部分貧困家庭“等、靠、要”的依賴思想越來越嚴重。而一旦失去了發奮圖強的苦幹精神,就只會越來越甘願貧困、甘願落後。改變這種局面,就要注重激發地方的內生動力,調動家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要我發展”向“我要發展”轉變。只有如此,才能實現西部地區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根本改變。

  相信在黨和國家的傾斜政策、精准發力下,在西部地區的改革創新、奮發努力下,西部地區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之路將不再艱難,“老大難”帽子摘掉的日子也將不再遙遠。

  (來源:人民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