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慶綦江:創新投入為興修水利提速
http://www.CRNTT.com   2018-01-17 17:23:12


綦江茶樹灣水庫(圖片來源:人民網)
  中評社北京1月17日電/說起來有點“尷尬”,以“江”為名的重慶綦江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因“水”發愁:怕旱,遇到天幹很多地方缺水,農田灌溉受影響不說,有時就連村民的飲水都得不到保障,消防車送水的場景尚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未曾遠去;怕澇,暴雨多發時境內河流漲水來勢急、洩洪慢,防汛壓力長期較大。

  綦江的水資源並不匱乏,本地水資源12億立方米,過境水資源19億立方米。但由於地理條件所限及原有水利設施老化等原因,導致水資源的利用僅有3%,也導致“上了年紀”的防洪工程常經受不小的挑戰。

  消解“旱澇交織”帶來的不利,必須大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要有更多“真金白銀”的投入。近年來,綦江以深化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為突破口,積極探索農田水利建設多元投資。截至2017年年底,累計完成水利投資35億元,通過新建水源工程、病險水庫整治、布局農村供水工程、維修整治山坪塘、街鎮污水處理站及管網鋪設等舉措,使水利建設在保障群眾用水、城鄉防洪、農業灌溉及區域水環境改善等方面都發揮出了更大的作用。

  讓水利設施從“沒錢修”到“提速建”

  水利建設,資金很關鍵。“以前不是不想建,主要是缺資金。”綦江區水務局副局長楊再會介紹,這是綦江水利建設曾經面臨的最大難題。

  為解決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的問題,2010年8月,綦江組建了重慶市南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開始探索以搭平台、建機制來解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和資金“瓶頸”難題。

  “作為國有公司,我們從成立之初就開始採取多種形式對外融資,全力確保水利建設資金需要。”公司總經理劉永說,主要融資形式有四種:以水利基礎設施項目向金融機構申請固定資產貸款;整合全區水庫、水廠和水電等水利資源資產,以水利資產作為標的物進行融資租賃;通過公司的發展提升外部信用評級,成功發行債券;充分利用中央財政貼息政策,積極爭取國家農發專項建設基金。

  其中,第三種形式可謂“打破尋常”。“發行債券,主要依靠近年來公司快速提升的外部信用評級。”劉永說,2016年,南州水務集團憑借信用,在公開市場上以超低利率成功發行18億元債券(中期票據)。該債券額度大、利率低,不僅可償還此前的高額銀行貸款,還能有效解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問題。

  “多樣化的融資方式統籌運用,之間形成了互補,帶來了盤活水利資產、解決資金缺口、公司發展壯大的多贏效應。”綦江區副區長徐憲彪介紹,借助該融資平台,全區2011年以來已申請各類金融貸款資金20多億元,一大批水庫、供水排水、城區提防、水電等水務工程“提速”開建,有力地助推了全區水利事業發展。

  冬日的綦江古劍山,陰雨更添涼意,但位於山腰的拱橋水庫建設現場卻一片火熱場景,20多米高的大壩已幾乎展露全貌。該水庫工程計劃投資5151萬元,資金全部由南州公司融資解決。今年6月完工後,可解決古劍山景區2萬人、農村1萬人的飲水問題,滿足4000餘畝農田灌溉需求。

  讓村民從“沒水喝”到“喝好水”

  在一批水庫建設和除險加固的同時,綦江還建設完成了9個街鎮重點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全面維修整治了3548口山坪塘,並加大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以保障農村農田灌溉。

  隆冬季節,走進綦江區古南街道兩路村,一泓清澈的山坪塘映入眼簾,挑擔而來的菜農在塘邊駐足,洗菜的雙手蕩起了水面的漣漪,即將出售的蔬菜更加嫩綠光鮮。“這口山坪塘有幾十年歷史了,3年前都還蓄不住水。”村黨總支書記胡天強說,因年久失修、塘坎滲漏,全村的山坪塘幾乎都成了擺設,村民種地完全“靠天吃飯”。

  2014年9月,在7萬元資金的注入下,這口山坪塘開啟整治。3個月後,加固工程完工,恢復蓄水1.2萬立方米,改善周邊農田灌溉面積85畝。有水了,村民們紛紛在地裡種上水稻和蔬菜,除了自家食用,還能對外銷售。“3年時間就把全村22口山坪塘都‘補’好了,速度真是夠快!”胡天強說。

  農業用水有了,生活用水怎麼辦?記者在橋河水廠找到了答案:通過一根長約5公里的輸水管道,東風水庫的水直接流進了水廠。水庫水經過反應、沉澱變得更為清澈,再經過濾、消毒等程序,由配水管網輸至附近的工業園區和居民家中。

  不僅讓村民喝上水,還要喝上乾淨水。根據水源工程的分布,綦江規劃布局了一批規模不等的供水工程。“十二五”以來,共完成153處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36處農村分散式供水工程和72處農村學校供水工程,解決了41.2萬農村居民及1.21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

  打開水龍頭,看著嘩嘩流出的清水,胡天強樂了。“以前一到夏天,兩路村幾乎年年都要等送水車來送水。”胡天強說,2012年水管到家後,缺水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現在不僅能喝上水,還能喝上好水。

  “長期缺水的山區,從‘沒水喝’到‘喝好水’,這正是得益於水利投融資體制的改革。”楊再會表示,有了資金,不僅要保證有水用,也要進一步保護好水資源。近年來,綦江在三角、石角等18個街鎮建起了污水處理站,街鎮污水處理覆蓋面超過70%。完成了8個水土保持項目建設。“城鄉居民還有個共同感受:這幾年全區河流的水清澈乾淨多了。”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