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余永定駁中國崩潰論:市場總是在尋找故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5 01:04:22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博導、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聯合國發展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撰文指出,市場總是在尋找故事,而投資者似乎認為今年在中國找到了一個新故事。中國增長減速和金融風險積累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到悲觀,全球經濟學家警告可能馬上發生崩潰。

  光明網報道,余永定的文章說,但對中國的悲觀預測在過去30年來早已見怪不怪,沒有一個成為現實。今天的預測真的會不同嗎?

  簡單的答案是否定的。和過去的預測一樣,今天的警告基於不利於中國的歷史先例和普通指標,而中國的經濟特征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這樣的預測不可能準確。

  說到底,中國經濟的複雜性和特殊性意味著評估當前狀況和表現需要以細節為導向的分析,盡可能多地考慮抵消性因素。預測大部分毫無意義,因為基本假設總是在變化。

  以中國的高杠杆率為例,許多人認為,這將成為引發危機的重大因素。他們指出,畢竟曾經經歷過大規模信用繁榮的發展中國家最終都出現了信用危機和經濟硬著陸。

  但在評估中國是否會蹈此覆轍時,必須考慮一些具體因素。中國債務/GDP之比固然很高,但其他許多成功的東亞經濟體也是如此,比如中國台灣、新加坡、韓國、泰國和馬來西亞。並且中國的儲蓄率要高得多。給定其他條件不變,儲蓄率越高,高債務/GDP比觸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越小。

  事實上,中國的高債務/GDP比在很大程度上是儲蓄率和投資率同時高企的結果。此外,儘管無法償還貸款讓債務負擔加重,但中國主要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低於1%。

  基於這些考慮,如果你認為中國的債務/GDP比確實構成了金融穩定的巨大威脅,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危機是否可能發生。只有所有高債務負擔和金融危機爆發之間的具體聯繫都存在,你才可以做出假設性的論斷。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經常被認為是危機的一大可能催化因素。但危機會如何展開誰也說不清。

  不妨假設房地產泡沫已經破裂。中國不存在次貸,要獲得按揭,首付比例可能超過50%。給定房地產價格難以出現如此大幅的下跌,則泡沫的破裂拖不垮中資銀行。即使房地產價格下跌超過50%,商業銀行也可以存活下來——次貸僅占銀行總資產的20%左右。

  與此同時,價格劇降會吸引大城市的新買家,讓市場企穩。中國最近宣布的城市化戰略應能確保城市人口結構支持內在需求。如果這還不足以防止災難,那麼政府還可以收購未出售住房用於社會保障房。

  此外,如有必要,銀行可以拍賣抵押品回收資金。最後,政府也可以介入,如20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那樣將不良貸款從銀行帳上剝離。事實上,中國有巨大的外匯儲備,向商業銀行注入資本根本不需要猶豫。

  這樣的情景可能性很低。中國銀行系統確實面臨存貸款期限不匹配問題所產生的風險。但這一不匹配的程度比一些觀察者認為的輕。事實上,中資銀行平均存款期限是九個月左右,中長期貸款只是剛剛超出總未償還信用的一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