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境部:減排空間收窄,大氣治理進入深水區
http://www.CRNTT.com   2019-06-06 14:10:36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聚焦“空氣污染”,中國主題是“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在浙江杭州舉行的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上,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空氣質量改善報告(2013—2018年)》(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GDP相比2013年增長39%,能源消費量和民用汽車保有量分別增長11%和83%,而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二氧化硫平均濃度下降42%、68%。

  《報告》顯示,從2013—2018年,在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點區域明顯好轉。2018年,我國PM10平均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7%;北京PM2.5濃度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降幅43%,《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各項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

  儘管取得階段性進展,《報告》顯示,我國尚有6成以上城市的PM2.5年均濃度仍未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要求,即35微克/立方米,與世界衛生組織10微克/立方米的準則值有較大差距。北方地區秋冬季重污染天氣仍舊多發頻發,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已進入深水區。

  “隨著區域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大氣污染物減排空間也進一步收窄,治理難度越來越大。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尚未根本轉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海生說。

  能源基金會環境項目主任劉欣說,臭氧超標城市比例快速增加,大城市二氧化氮尚未達標,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日達標率相對較低。想享受“清潔空氣”,還需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上繼續加碼。

  劉欣建議,針對現階段空氣污染問題,應以PM2.5和臭氧為重點,加快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的空氣質量達標規劃;完善揮發性有機物活動組分排放清單,嚴控交通、煉油石化和家具、印刷等溶劑使用行業排放;加速部署零排放清潔交通客貨運體系等。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說,大氣污染問題並非中國獨有的,世界上很多國家也經歷過或正面臨大氣污染的困擾。在最近6年的大氣污染治理實踐中,探索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盡責、公眾參與”的中國模式,對其他同樣面臨嚴重空氣污染的國家和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來源:科技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