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粵語講古 永不消逝的電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2 09:36:39  


 
  已故張悅楷的講古水平不容置疑,無論水平、藝德、作品種類涉獵之廣,均列第一,《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影響了佛山幾代人,在某個角度來說,甚至還影響不少人的一生。

  本土作家任流說:“講古讓我踏上了藝術追尋之路,它讓我一生與文化結緣。”

  遺憾之事:藝術根深但沒有系統傳承

  北方的評書和廣東的講古究竟有哪些不同?講古大師林兆明告訴記者,它們原本出自同一宗師——明末清初的說書大家柳敬亭。作為幕僚,柳敬亭跟隨左良玉南下抗清,並以說書鼓勵士氣,從此將說書藝術帶到了廣東。

  清代的說書藝人,多是隱沒在市井之中,沒有留下太多的名堂。如今還有記憶的,只有解放前後出現的陳幹臣、胡千里、李我、侯佩玉等藝人的名號了。

  解放後才逐漸成名的講古藝人,包括已故的張悅楷,還有林兆明、霍沛流、吳克以及女藝人繆燕飛、冼碧瑩等,其中張悅楷與劉蘭芳並稱“北劉南張”,在1983年到1987年整整4年間,他用粵語講的《水滸傳》、《三國演義》、《楊家將》、《晚年的毛澤東》等等小說連播,成為廣東人追聽的節目,有“人民藝術家”的超然地位。同是大師級人物的林兆明,名作《西游記》廣為人知,是目前為止重播次數最多的一部佳作。

  林兆明、繆燕飛認為:“粵語評書與北方的評書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系統傳承,沒有教材。現在大多的講古人都是自學成材,因為很多人的另一個身份都是話劇演員,能熟練把握住書中各種人物形態、語氣,邊學習前人的講古技巧,邊慢慢摸索,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雙重職業:只靠講古難以為繼

  講古大師都有著雙重職業,這其中有不少是廣東話劇團的成員,表演話劇才是“正職”,他們把粵語話劇的表演形式挪至講古,並將這門技藝發揚光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