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文化戰爭的下半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0 08:37:18  


圖為《主流—誰能打贏全球文化戰爭》一書的作者弗雷德裡克·馬特爾。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讀書新聞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第85屆奧斯卡的角逐中獲得多項大獎,越來越多的非歐美題材電影以及少數族裔導演和演員在好萊塢贏得主流地位。儘管世界電影產業還在美國資本控制之下,但電影內容和主流審美觀正在發生變化。無獨有偶,“鳥叔”的“江南style”風靡全球,雖然這還是半美半韓的文化符號,但其中包含的某種東方式的無厘頭還是獲得了西方的認同。也許騎馬舞的走紅只是美式文化的韓國版,但韓劇走紅伊朗、阿富汗也折射出美國一家獨大的文化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法國知名記者、學者弗雷德里克.馬特爾的《主流誰能打贏全球文化戰爭》一書,給我們一個西方但非美國的視角。作者採訪了美國、歐洲和亞洲等地眾多文化產業的運營者,傳遞出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上半場,美國如何全勝?

  與真槍實彈的戰爭比起來,文化戰爭聽起來像是臆想的概念。然而,世界範圍內的文化產品貿易、文化生產的資本主義制度、創意內容的世界大戰、各種角色之間在軟實力方面的博弈、南北國家的文化侵蝕與限制等等方面,這場戰爭甚至比硝煙彌漫的戰爭更激烈、影響也更深遠。然而從世界範圍看,這兩場戰爭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美國處在主導地位。同樣,二戰以來的這場文化戰爭進行了近70年,美國算是最大的贏家。不過,隨著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21世紀以來,文化戰爭已經進入了下半場,包括中國、俄羅斯、歐盟、日本、拉美、其他新興經濟體等都在努力改變著美國絕對領先的局面。

  美國文化,一個曾經被歐洲蔑視的符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逐步侵襲了全球。除了與美國經濟實力的伴生這一主因外,美國文化產業本身也展現了其強大的生命力。

  電影業無疑在其中最為搶眼。美國人力圖讓全世界相信,大家之所以都愛看美國電影,是因為美國電影跟其他所有商品一樣都是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而贏得觀眾的。從彌爾頓的言論、思想市場競爭理論,到哈耶克以保持文化多樣的名義把市場視為文化的守護者,新老自由主義者都在為美國贏得文化戰爭勝利做著注腳,難怪好萊塢出身的美國總統裡根曾經是一個堅定的新自由主義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