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韓專家齊聚海南 共同探討東亞秩序變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7 00:40:51


“東亞秩序的變化:海洋,歷史,安全”中韓專家會議現場(中評社 金裕超攝)
  中評社海口5月7日電(記者 金裕超)由海南亞太觀察研究院、韓國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共同主辦的“東亞秩序的變化:海洋,歷史,安全”中韓專家會議昨日在海南海口舉行。來自中韓兩國的十餘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東亞秩序變化中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此次會議由“東亞秩序”、“海洋”、“歷史”、“中國與朝鮮半島”等四部分組成。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龐中英在“東亞秩序”環節的發言中指出,今日的中國已經不僅是全球治理中“參加者”的角色,而更希望扮演改革者”和“建設者”。中國在組織和主導沒有美國參加的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如新發展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可以看作為新的另起爐灶—“建設”補充、平行甚至替代現有的代表現存國際秩序的國際機構。在亞洲,中國也在探索新的地區秩序。與在全球層次上一樣,中國試圖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也在與另一個同樣被視為“新興大國”的印度等重建關係,同時中國一直在提議、推動和促進新的亞洲地區治理。其中,清邁協定、上海合作組織、東亞峰會、亞信會議、中國與東盟共同體的對接,甚至六方會談等都在塑造著新的亞洲秩序。

  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南海區域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偉在“海洋”部分的發言中表示,美國和周邊國家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進行的戰略施壓,根源之一在於對中國在南海的戰略訴求不甚明了,對中國現有的表態和行為充滿疑慮和擔憂。尤其是美國,更多以自身的發展歷程和擴張經驗來猜測中國的意圖;另一方面,中國在南海問題上長期採取了模糊化的策略,對自身的戰略訴求和目標意圖缺乏相對清晰化的表達。從總體上看,崛起的中國與美國和周邊國家之間,存在巨大的、暫時無法調節的結構性矛盾。在此形勢下,自然導致雙方的戰略誤判日益加深,南海問題日益滑向對抗與衝突的邊緣。

  海南師範大學中國南海地區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澤民在“歷史”部分發言中認為,即將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在台灣南海政策上會否有重大調整值得關注。蔡英文一直不認同國民黨及馬英九在南海問題上的所作所為,亦曾有民進黨成員主張放棄“南海主權”而蔡英文並未及時澄清。未來蔡英文的南海主張、政策即便是微調也足以對中國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的維護帶來巨大危害,可能產生削弱大陸南海主張、立場的歷史、法理基礎的影響,並在輿論上置大陸於更不利的處境,增加大陸南海維權的艱巨性。未來兩岸的南海維權默契恐怕會變成“大陸登山,台灣冷觀”,甚至給大陸“登山”製造障礙和分神的因素。

  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研究學部教授、全球安全合作中心主任黃載皓在“中國與朝鮮半島”部分的主題發言時指出,過去3年多時間韓中兩國關係迅速升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就韓方而言,韓國經濟依賴中國的局面正在日益深化,中方這幾年對朝鮮維持明確施壓的立場,以及韓國民族統一過程中中方的建設性作用都是重要原因。就中方來講,與韓國保持和諧關係是打造和諧東北亞、和諧亞洲的重要基礎,也有助於孤立日本、遏制日益加深的美日同盟。但由於朝鮮核問題以及衍生出來的“薩德”入韓等問題,讓兩國關係的前景面臨挑戰。未來雙方要互相協調敏感事項,從根本上遏制兩國關係發展中的不健康因素蔓延,讓中韓關係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繼續穩定並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