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廼強:從黎智英獻金門看香港反共資金操作
http://www.CRNTT.com   2014-07-29 00:28:58


劉迺強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作者 劉廼強)很多對香港政治感興趣的朋友,分析局面的方法學仍然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為政圈主要的力量還是政黨和民選議員。自從天星、皇后、反高鐵等抗議運動的出現,我們能夠明確感覺到這些傳統的政治力量已經無法主導議題,或帶動群眾情緒。今天香港的政黨和民選議員,充其量只是政局的配角,但“到底誰才是主角?”這個問題,大家卻還沒有形成比較一致的意見。黎智英“獻金門”曝光,徹底解答了這個問題。

  香港的公民社會在我輩進入大學的1960年代萌芽,經過1970年代“爭取中文成為香港法定語文”、“反貪污、捉葛柏”等運動,政黨政治和民主化的呼聲逐漸成型。在爭取“八八直選”失敗後,香港市民終於能夠在1991年第一次能夠直接選舉立法局議員。當年很多大學生精英都曾經抱著理想主義,希望透過參與政治改造社會。那是一個實踐和反思的年代,《經濟日報》的石鏡泉在金禧中學當老師,進行新穎的教育方式實驗;社工出身的李植悦1983年已經獲選為市政局議員,但很快就退下政治的火線,轉行當律師;中原地產的施永青中學時信奉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畢業後曾在左派學校任教八年,至今仍然喜歡一邊談地產市道,一邊講社會主義。

  青年總要經歷過激情與叛逆的年代,否則社會便沒有生機。這些社會參與,作為一種經歷,對年輕人來說甚有幫助。這些選擇離開政權的人士,我們不能簡單斥責他們“為了利益背棄理想”,而應該願意對於他們願意急流勇退、反思與進步而致以深深的敬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