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樹立國家觀念 方能行穩致遠
http://www.CRNTT.com   2017-09-04 00:30:02


習近平主席強調:確保香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中評社╱題:“樹立國家觀念 方能行穩致遠” 作者:王平(香港),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

  香港回歸20年的發展與進步有目共睹,“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從中央政府的層面講,可以說是嚴格遵守了“一國兩制”的事先承諾。但是,“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遠非一帆風順。2003年, 香港政府推動23 條立法失敗;2012年,香港政府推行“國民教育”失敗;2014年,香港發生反對《基本法》的“佔中”行動;2015年,香港政改在立法會被否決。這一系列事件表明, 香港社會的一部分政治勢力對“一國兩制”中的“一國”抱有敵視態度,對“兩制”加以擴張式的政治利用。

  香港諸多問題的關鍵
  是“國家認同”出了問題

  客觀而言,“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行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關鍵是“國家認同”出了問題。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雖然明確表達拒絕“國家認同”的群體仍舊屬於極少數,但是真正具有國家認同的群體,卻有比例降低的趨勢。回歸以來,由於國民身份沒有真正得到落實,且目前傳媒、教育、司法都以反建制勢力佔優,立法也已經處於亂象之中,貶抑“國家認同”的聲量遠遠大於“樹立國家觀念”的聲量,年輕人特別是大學以及部分中學的學生,受到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如果對這種狀態不加以調控,“國家觀念”將會持續遭到削弱。而這條路如果任其發展,“行穩致遠”將無法實現,最後真正受傷的必定是香港社會的普羅大眾。

  從目前香港的政治生態看,直接號召、推動“港獨”的極端分子確實是極少數。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那種把幾個極端分子送入立法會這個香港重要機構的背後力量,是具有相當的能量的,同時更彰顯了這種力量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破壞力---我們不能僅僅把這些極端分離分子在立法會的鬧劇當作極少數極端分子挑釁“一國”的作秀行為,那樣就會重犯當初輕視“港獨”苗頭的錯誤。關鍵在於,這些人的行為不僅會慫恿、激勵更多的大小政客爭相以踐踏國家尊嚴的方式謀求政治資源,而且會誘惑、刺激更多的人士以對抗國家的方式積累政治資本。如果不加以壓制,就會產生嚴重的破窗效應,會給那些意圖通過極端行為迅速獲得政治影響力的各類政客增強荼毒“國家觀念”包括以更激進的方式否定“一國”的勇氣。

  習近平主席運用底線思維
  對香港提出明確要求

  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港的幾次講話,運用了底線思維,對香港提出了回歸以來難得的明確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則是“確保香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他在香港機場講的這句話,對回歸二十周年的香港既有期許,也有指引,還有勸喻,甚至是警告。就是說,期望香港能夠長期繁榮穩定,同時指引香港社會朝向這個前景目標推進,也勸喻香港相關各界都應該朝著繁榮穩定的方向團結努力,並警告一些政治勢力如果刻意製造動亂將危及整個香港社會包括這些勢力生存的空間。

  同時,習近平主席也告知香港各界,中央政府將幫助香港“謀劃未來”。從另一個角度說,中央對於回歸以後香港過於放任的發展狀況有所擔憂,有意主動幫助香港強化競爭力、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結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的:“牢固樹立國家觀念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的核心要求,離開了這個基本前提,一切都無從談起。”另外國家及時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構思,可以說,習近平對香港問題的頂層設計,已經呼之欲出。

  習主席對港頂層設計的核心思想
  在於“融合發展”

  很明顯,中央已經對香港的長遠目標、基本保障、方略路徑、實施平臺都有了明確的方向。對港頂層設計的核心思想,在於“融合發展”方略。

  一,長遠目標是“確保香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一國兩制”是中國的既定國策,歷屆領導人都強調會堅定不移地堅持這個既定方針。問題在於,如何才能“不忘初衷”?習近平曾經對前去北京述職的前特首梁振英表示:中央對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從回歸20年的實踐看,中央是堅定執行這個既定方針的,而能否“確保香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關鍵,乃是“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基本保障是“牢固樹立國家觀念”——要想確保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就涉及有什麼力量來“確保”的問題。毫無疑問,香港已經進入選舉社會,除非廢除目前的選舉制度,否則選民基礎就是“確保”的關鍵。毫無疑問,如果廢除香港已經實行的選舉制度,無疑也就直接宣告了“一國兩制”實踐的失敗,這種選擇的可能性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出現的。那麼,有效的選擇只能是強化愛國愛港的選民基礎。就選民基礎而言,必須承認非建制力量在直選方面佔有相當的優勢,如果不扭轉這種態勢,若功能組別日漸減少、直選議席不斷增加,立法會的結構就有可能發生重大的變化,非建制立法會議員如果佔據立法會議席的多數,將嚴重威脅香港的社會安定。那麼,營造一個愛國愛港力量超越非建制力量的選民基礎,就是必須思考與運作的重大問題。

  三,方略路徑是“融合發展”——人們經常說“形如路人”,就是指兩個人雖然曾經相識但是已經逐漸沒有關聯。對香港的大多數普通選民來說,與內地的聯結基本上屬於感性認同,不僅缺乏牢固的利益聯結,身份認同或者說實質上的“國民認同”更加處於缺位狀態。一般而言,如果從第一代香港移民算起,由於缺乏實質的“國民身份”,第二代、第三代就迅速削弱了對國家的感性認同,“樹立國家觀念”也就成了無本之木。必須承認,沒有有效的方式錨固“身份認同”,隔代青年的“國家認同”是非常脆弱的,經不起微弱的情感與利益衝擊,與內地很容易淪為“形同路人”。“長江後浪推前浪”、“總把新桃換舊符”,老一代選民的凋零與新一代選民的登場屬於自然規律,如果想要營造一個大於非建制的建制派選民群體,對這種越來越多的“隔代人”選民就必須認真維繫,因為新增選民絕大多數由這個群體產生。應該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融合發展”理論,雖然主要是針對兩岸關係、對台政策進行闡述的,但是無疑可以直接適用到中央對港政策中來。通過“融合發展”,讓絕大多數香港民眾獲得“國民待遇”、分享國家改革開放的發展成就,讓大量握有選票的普通港人對國家產生“與有榮焉”的感覺,真心願意建設共同家園,進而形成堅實的超過非建制支持者的選民基礎,使愛國愛港力量在立法會始終保持優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