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施政報告繪藍圖燃希望 對經濟民生重承擔
http://www.CRNTT.com   2018-10-11 11:31:38


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中評社 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林鄭特首的第二份施政報告有四大特點:一是以“明日大嶼”為代表,為香港發展描繪藍圖;二是事不畏難,經濟民生作承擔,敢於處理各種“老大難”問題;三是善用“兩制”之利,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做好“促成者”和“推廣者”角色;四是對任何鼓吹“港獨”的行為絕不容忍。施政報告以經濟民生為重心,體現了林鄭作為行政長官對香港更大的承擔、更堅定的信心和迎難而上的勇氣,燃點了港人再創輝煌的希望!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250項涉及房屋、發展、醫療、民生、福利等不同範疇的政策,土地供應是重中之重。最受矚目的“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大嶼山東面填出人工島,並構思以大型跨海鐵路接駁港島配合,長遠可提供數十萬個住宅單位。

  “明日大嶼”為香港發展描繪藍圖

  “明日大嶼”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一個填海造地計劃。《香港2030+》研究指出,香港長遠欠缺最少1,200公頃的土地,當中仍未考慮市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明日大嶼”計劃提出興建一個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以滿足市民長遠的居住需求,並且可以為產業發展提供用地。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大填海方案。

  填海造地一向是城市解決發展及住屋需要的主要手段。深圳過去10年填海造地超過5,000公頃,未來亦計劃再填海5,500公頃;新加坡過去10年填海面積亦超過2,000公頃,並計劃再填海近5,000公頃。香港在2001年至2015年填海造地面積只有690公頃。以往移山填海有了今日香港,但過去15年填海幾乎束之高閣,並未能回應社會的訴求。

  香港住屋以及產業發展過份單一化的問題,主要癥結也是在於政府手上無地,難以利用土地儲備去調節市場供求,為產業發展提供土地資源。“明日大嶼”計劃是解決香港缺地問題的治本之策,雖然所費不菲,難度極高,但政府依然提出這個大型填海計劃,充分顯示政府為香港謀劃長遠的決心。“明日大嶼”計劃以及施政報告提出的各項多元經濟、優質就業政策,以及推動香港投入“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措施,都是著眼長遠,為香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事不畏難 急市民所急 解決難題

  林鄭特首強調,世上並無完美的方案,就算無法達成共識,都不應成為香港停滯不前的絆腳石,無論在土地供應選項抑或取消強積金對沖亦然,否則會蹉跎歲月,令市民受苦。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利益多元、訴求多元、立場多元,任何一項政策都不可能令所有人都滿意,難免會遇到各種阻力。如果政府施政不能迎難而上,很多“老大難”問題都不可能得到解決。

  施政報告沒有迴避難題,在多項困擾香港多年的議題上都作出了更大的承擔,提出了解決辦法。例如在取消強積金對沖問題上,加強對僱主支援;在增加法定產假上,施政報告亦提出由過去10周增至14周,私人企業新增4星期的產假支出由政府承擔;在市民關注的公營房屋供應上,施政報告亦提出調整公私房屋比例至七比三,日後開拓新增土地,7成用作公營房屋,等等。

  施政報告充分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政府共收到市民的意見書多達12,800份,當中的訴求涵蓋不同範疇,施政報告都盡可能回應市民的關注。在房屋問題上,大力拓地建屋,大幅增加公營房屋比例,讓市民可以盡快上車;在市民關心的教育和醫療問題上,增撥資源,提升質素;針對近期發生多宗升降機意外,施政報告亦推出25億元“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資助有需要的業主優化舊式升降機;以至不少市民關注的動物福利問題,施政報告亦有觸及,反映這份施政報告不但急市民所急,且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持份者的訴求。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