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申明浩答中評:香港需提升科研成果轉化效率
http://www.CRNTT.com   2019-10-26 00:22:36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
  中評社香港10月26日電(記者 張心怡)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教授日前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論壇後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香港科研能力很強,但產業化能力較弱,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遠低於日本、美國,為在大灣區建設中取得更好發展,亟需將科研成果轉化的效率進行提升。

  申明浩在論壇發言中提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源於跨界跨境的合作,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橫空出世,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代的篇章,新時代將會聚焦高質量的發展,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為中國未來發展賦予了新動能。他認為,跨境跨界的合作可助力大灣區發展,比如廣州擁有優質醫療和教育資源,深圳則擁有強大的科技產業,如果可以進一步整合資源,將可以發揮更大效能。

  那麼,香港如何在此種跨界跨境合作中轉變思路,進一步發揮自身作用?申明浩對中評社表示,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內文中可以看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目的之一,就是讓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之中,然後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香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人民幣國際化中心,自然也是大灣區建設的主要力量。

  “香港擁有國際經貿、國際投資等自由經濟體優勢,對於中國整個對外開放新格局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今天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的背景下,中國的開放模式從過去吸引國外資本來做生產,已經轉換成了吸引全球的高素質要素資源,包括高級人才。這些高級人才在大灣區進行創新創業,從而滿足我們的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申明浩說,可見,香港在大灣區中依然是有優勢的,目前香港應該認識到,過去從事加工貿易的思路在未來會越走越弱,香港需要更多更為高端的要素資源。

  申明浩談到,大灣區內的產業在逐步升級,例如東莞過去從一個加工貿易城市,現在變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中心,這樣的轉型全世界都能看到。所以,香港必須要將“超級聯繫人”這一角色做出更為縱深的轉型和升級,產業鏈內部要進行升級,將服務做得更加精細化。這是香港自身定位的微轉型,而定位的轉型將成為香港未來升級為國際科創中心的巨大助力。

  一直以來,香港科研能力很強,但產業化能力較弱。申明浩對中評社說,正因為香港產業空心化嚴重,製造業基本都集中在珠三角,所以它更需要將科研成果轉化的效率進行提升。“現在香港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遠低於日本、美國,日本是70%,香港只有不到30%。所以,亟需政府、企業、商會的多方努力將其作出推進。”

  “由於市場不在香港,生產企業不在香港,專業服務業要向生產性服務業去滲透,還要跟市場更緊密的結合。香港可在這種產業服務的能力方面可能會有一定欠缺。”申明浩認為,大灣區統一市場的建立,就是要讓香港更緊密地接觸市場,更緊密地服務產業,從而帶動專業服務業能力實現巨大提升,同時,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也會有更大的提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