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洪雯:啟動兩個香港的彌合才能實現人心回歸
http://www.CRNTT.com   2021-09-18 00:36:18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國際金融學會研究員洪雯博士擔任主講嘉賓(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9月18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國際金融學會研究員洪雯博士日前受邀出席“中評大咖講書”第四期學習活動指出,香港在過去幾十年參與全球化的過程中,忽略了本地的發展和利益。香港必須珍惜此次危機,啟動中長期的結構轉型:鞏固“一號香港”,推動“二號香港”的實體化、多元化;發揮自身所長,更要彌補所短;向外擴張優勢的同時,更要把全球和內地的發展機會帶來香港,帶給本地人。特區政府要破釜沉舟,打破“自由市場”的禁忌,打破怕犯錯的思維,改變自身角色,積極引導經濟朝兩個香港均衡受益的方向轉型。她強調,只有讓大多數人充分享受到發展的成果,啟動兩個香港的彌合,香港才能夠實現所謂的二次回歸,也就是人心的回歸。

  “如果從兩個香港的框架出發,就必須判別未來的政策建議是讓哪個香港從中受益,以及如何讓兩個香港均衡受益。只有兩個香港均衡發展,香港才有彌合的可能。”洪雯建議,第一,香港應改變簡單放棄增值不夠高的價值環節的取向。香港的產業結構只有與人口結構基本匹配的時候,才能讓每個人、包括基層都有發揮的空間。香港需要高端產業,它是香港的全球競爭力所在,但只有精英階層才能勝任高端產業。另外,要大力增加中層就業,也要關注基層崗位,因為他們在香港的整個就業結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夠配合人口結構。“二號香港”未來發展的方向是推動產業的多元化、實體化。香港面積小、成本高,本地市場非常局限,多元化並不是走“小而全”的道路,實體化也不是要回過頭去走70年代低端製造業的道路,香港急需開拓替代性的新增長點。
 
  第二,大力發展2.5產業。在香港生根或未來有潛力在香港發展的2.5產業非常多,比如說奢侈品售後維修和保養、高端服裝定制、時尚產品、疫苗生產、醫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高端珠寶鐘表、汽車關鍵零配件等。2.5產業有一個共同特征,大多是知識、技術或工藝密集型的產業,進入門坎不低,增值水平相對高,對土地勞動力原材料需求不大,而且涉及大量的服務,包括研發、設計、檢測、認證、包裝、標簽、維修、物流、貿易等,帶來的乘數效應非常大,也可配合亞太地區的消費需求。這一類產業的供應鏈相對複雜,香港的制度優勢正好可以發揮出來。2.5產業的發展能讓香港從單純的流通性服務業,向技術和工藝性的生產和服務去拓展,大大增加產業的多元性和實體性。

  第三,推動科技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來,香港對創新科技開始再次重視。很多人批評香港創科發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是研發不足,但其實科技創新來源於研發,卻也遠遠超越研發。今天科技研發的成果已經具備全球流動的特征,有時候研發成果在哪裡誕生並不重要,研發成果的產業化過程才能為經濟、為社會帶來乘數效益,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成為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渠道,讓更多人受益。如果永遠只是在香港研發,然後去其他地方產業化,建立不起一個生態系統,香港就永遠沒有科技產業。如果要做產業,一定要擺脫只做研發不做後續工序的思維。我們一直推廣的是“香港研發、深圳產業化”,如果這種模式持續下去,香港永遠只有“一號香港”受益,不能讓社會大眾受益。所以未來“港深創新圈”要加入“深圳研發、香港產業化”的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