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為下一代著想 填海增地才有好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8-10-26 09:54:40


市民请愿支持填海造地建屋(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近日筆者看了一條由“民間特首”劉德華(Andy)擔任旁白,支持東大嶼人工島方案的宣傳片,感受很深。影片中,華仔帶大家回顧香港過去的成就,指出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很有衝勁,地方細細,志氣遠大,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但曾發展快速的香港,卻逐漸被外面的世界超趕;再細數香港當下的困境,如上不到車、租不起樓、返工擠迫、放假日子更迫。

  相信大家心中也知道答案,這些問題的根本,是源於“土地短缺”。一個字,“地”,要有效解決問題,方法很簡單,就是造一片很大很大的地。

  之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展開土地大辯論的公眾諮詢,提出了多個選項,包括棕地發展、填海、利用私人的新界農地儲備、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發展內河碼頭用地、葵青貨櫃碼頭上蓋發展等,問題在於每個選項也是需要時間,當中亦有很多技術問題,要達共適必須花很長的時間。但大家試想想,我們的下一代會怎樣?

  筆者亦有去信委員會提出建議,其中亦支持填海,因為填海是最直截了當,能創造一大片土地,以滿足各式各樣的社會民生需要,包括覓地建公、私營房屋、商舖寫字樓、創業空間、社福設施等。

  沒填海就沒今日的香港

  填海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香港百多年來,填海工程深遠地影響著香港社會的發展。截至2013年3月,香港從填海工程獲得的土地面積逾67平方公里,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約7%,容納了27%的人口及70%的商業活動,中環、銅鑼灣、啟德等今日的中心地帶、迪士尼樂園、赤鱲角機場、沙田、荃灣、屯門等新市鎮也是填海而成。可以說,沒有填海,就沒有今日的香港。

  筆者認為,“明日大嶼”計劃之所以遭到反對,一是反對派“為反而反”,逢政府必反;二是政府沒有其他的建議,如同時發展棕地等,只提出一個方案令市民太反感。

  筆者不會盲撐政府,見其做得不對必會大力批評,但從事扶貧工作多年,實在不忍看見基層市民生活,連基本的住屋權利也天天擔憂。我們也希望下一代好,無錯,今天我們可以反對,很英雄?但再想深一層,填海的得益者是誰?不是你,也不是我,是我們未來的下一代。世界變,什麼也在變,我們應與時俱進,不要墨守成規,期望各位市民支持。

  (來源:《大公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