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學者:人民幣10年內成國際儲備貨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0 00:27:12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7日就人民幣國際化舉行研討會。
  中評社華盛頓2月9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經濟學家指出,人民幣可望在5年內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一攬子貨幣的一員,10年內接近完全可兌換,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之一;人民幣將削弱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但不會取而代之。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7日就人民幣國際化舉行研討會。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高級教授埃斯瓦.普拉薩德(Eswar Prasad)作此論斷。

  普拉薩德指出,中國是世界6大經濟體中,其貨幣唯一沒有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國家,但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已取得進展,主要表現在,中國推動國際貿易以人民幣結算;放鬆人民幣跨境匯款限制;允許香港和大陸外資金融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允許特定銀行提供離岸人民幣儲蓄賬戶;建立與其它外國央行的本幣交換業務等。雖然這些步驟範圍還有限,但香港為中國在不完全開放資本市場情況下提供了試驗平台。

  這位金融和貿易專家分析,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前景受5大因素影響:

  第一,經濟規模。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占全球10%,貿易占9%,但這不是決定性的影響因素。

  第二,資本賬戶開放。中國已經選擇性地放鬆資本進出的限制,其資本賬戶事實上已更加開放,但仍有廣泛的限制。

  第三,匯率靈活性。中國仍然實行嚴格管理的匯率制度,但隨著資本賬戶更加開放,匯率管理也更加困難。

  第四,金融市場發展。中國金融市場深度依然不夠,政府和公司債券市場尚未發育。

  第五,宏觀政策。中國顯性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低於多數儲備貨幣國家,近年通脹率也維持於溫和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