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道東堂浮雕壁畫 訴說長工變地主傳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30 01:21:39


同樣是堂號“道東堂”的楊梅雙堂屋,更顯鄭家樸實風。(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7月30日電(記者 黃文杰)桃園楊梅道東堂玉明邸客家古厝,可能遭拆除,近日因為地方藝文人士搶救,成為藍綠關注焦點。事實上,在楊梅堂號“道東堂”不只有這一棟,還有鄭氏“雙堂屋”以及鄭大模公祠堂等,後者還有彩繪浮雕壁畫,鄭家後代以生動活潑方式紀念鄭家開台祖,如何唐山過台灣,如何“長工變地主”的傳奇故事。

  桃園楊梅市,是純粹的客家莊,其名之由來,是客籍移民沿社子溪而上,見溪谷兩岸山坡野生楊梅果實纍纍,客語稱“坑”為“壢”,乃名村莊為“楊梅壢”。

  最早的拓墾者,是來自廣東惠州府的鄭大模,曾參與清乾隆50年(西元1785年)由溫庭協、鍾朝和等組成的“諸協合”墾號開拓楊梅壢。

  今楊梅市,有以其命名的“大模路”,以表彰其拓墾楊梅的貢獻。
 
  鄭大模派下有五房,其房厝則均以“道東”為堂號,其解釋不一,但“道東”會直接聯想到彰化和美的“道東書院”,是以朱學而道東,亦謂王道東來而定名。

  “道東堂”也是台灣才有的堂號,鄭家的祖先們希望後代以“道德”傳家,也就是象徵道德從大陸東傳到台灣,所有才有道東堂的堂號。
 
  鄭大模派下有八棟以“道東堂”為堂號的客家古厝,以建於1925年的“玉明邸”及建於1912年的“雙堂屋”最知名,“玉明邸”已經列為暫訂古蹟。

  位於楊梅市西高山頂1號的“道東堂”,即為鄭大模派下四房鄭仁涯所建,為二堂四橫屋,外埕前有蓮花池,宅第面積廣大,四周均植刺竹圍護,為楊梅一帶著稱的“雙堂屋”,

  “雙堂屋”指的是,前後兩落堂屋,牆體採卵石砌牆基、紅磚牆砌,亦有部份採土埆牆體,

  左右次間窗楣上有“清風”、“明月”書繪裝飾,左右護龍(橫屋)為土埆牆體,維繫客家簡居的生活風格,華麗程度雖不如“玉明邸”,但保有樸實風。

  “雙堂屋”還有鄭家後代居住,他們不願評論“玉明邸”,只強調千萬不要弄混了,不要一見到“道東堂”的堂號,就認為古厝要拆除,建議媒體可以去鄭大模公祠堂了解鄭家簡史。

  鄭家後代為了感念開台先祖的辛勞,精心整理公祠堂,首先映入眼簾是綠色隧道,整排綠樹旁隧,有一排的彩繪浮雕壁畫,訴說著道東堂的故事。

  翻修過後的道東堂,雖然沒了原來的質樸感,但仍可見到族人用心保留先人的精神與傳家格言,最特別就是彩繪浮雕壁畫,簡單易懂,彷彿看連環漫畫,卻精準傳達鄭家的不忘本精神。

  原籍廣東惠州陸豐大安墟方郭都鄭家寨的鄭大模,生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家境艱困,不過意氣昂揚。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告別故里,搭船來到楊梅壢客家庄,委身張家擔任長工,因為刻苦奮鬥,個性篤實忠厚,深得主人張氏青睞,把女兒許配給長工,夫婦同心,漸漸累積財富,生活清苦的長工,變成富甲一方大地主,寫下“長工變地主”的楊梅傳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