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數據專家陳彥良:肉弱強食時代來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9 16:56:52


台灣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陳彥良。(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4月20日電(記者 黃文杰)台灣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陳彥良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網路怎樣判斷是否假新聞?光從文字難以檢查,不過透過社群著手,確實比較容易掌握,好比看看到底誰在上面po文?這個人過去立場是否偏激?文章追蹤者又是誰?大數據分析可以做到。

  陳彥良也提到,大數據有能力過濾給你要看到的資訊,好比推薦新聞社群,都在做推薦動作。尤其接近選舉,就會刻意篩選資訊。

  陳彥良,台灣清華大學資訊科學博士,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講座教授,專長:演算法、資料倉儲、資料挖礦、高等資料庫、資料與檔案結構、系統分析與設計、離散數學。他在18日中大校慶講座上以《大數據分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題發表演講。

  長期投入大數據研究的陳彥良,從“資料探勘”介紹,該觀念提出超過20年,但近年熱度卻不減反增,甚至比當初剛興起時更受關注,所使用的工具有兩種,一種是應用現成的資料探勘方法,另一種則是發展應用程式或系統,依照不同的需求及概念設計出客製化應用程式,

  好比Google網頁對網站的摘要描述,或YouTube網站的推薦影片等,把你感興趣的資訊推薦給你,讓你點擊,這類應用程式較能幫助企業在商業競爭當中取得利基。

  他說,現在的物聯網時代,萬物聯網,萬物都產生數據,會產生新的商業機會,尤其結合生物晶片,進行交易買賣,一舉一動跑不掉,好比Beacon系統。

  陳彥良說,過去消費者走進店內,大多數店員並不知道消費者的身分或喜好,要等消費者結帳時,店員會詢問有沒有會員卡。若是會員,消費資料會被記錄,但這些資料若未經過分析,當作行銷活動的參考依據,這些資料就沒有太大的用處。

  他說,現在Beacon系統可以辦到,使用手機藍芽與app,店家知道這位消費者是誰,平常購物偏好是什麼,把相關優惠直接傳到手機。

  稍後開放提問時,有學生問到錯誤資訊怎麼分辨?怎樣可以避免?

  陳彥良解釋,這屬於“資料前處理”,好比有人餵食給你假資料,這需要過濾整理,判斷哪些是假,好比寫手故意餵食給你,要用複雜模型判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