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閭蘅語中評:“佔中”令社會是非不分
http://www.CRNTT.com   2014-10-31 00:39:38


全國政協委員張閭蘅
  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記者 鄧冠英)佔領行動已進入第2個月。香港特區全國政協委員、張學良姪女張閭蘅就“佔中”接受中評社專訪。她表示,示威者曲解“自由”,反讓守法市民承受損失,令每一個愛中國愛香港的人激憤。她還直指香港教育出問題,年青人無國家概念,才會作出挾持港人利益,試圖逼迫中央讓步的行為。

  張閭蘅認為,無論在何處,示威集會應以不侵佔他人空間,有限度的自由為準則,參與“佔中”的年青人可以表達意見和心聲,但不能侵佔別人的權利,更不應阻礙公共交通和社會秩序,“佔中”示威者不曾理會不同意見的市民,將行動強加在他人權益之上。她又認為,政府實在“太客氣”,應嚴厲執行法庭禁止令,今日的社會有本末倒置,是非顛到的現象,“法律要保障人民權利,犯法就該懲罰,違法與否界限要清晰且不可逾越!”她還表示,全港納稅人共同承擔警隊薪資,但如今警方工作重心在處理“佔中”,難以保障其他地方的秩序以及撲滅罪行。
 
  張閭蘅坦言對香港教育“意見很大”。香港回歸之後廢掉歷史科,學生對身份認同有迷思,亦看不清香港的歷史定位,即使學再多知識亦難明白何謂“事實”。她認為,沒有國家概念的人“很可怕”,青年學生不明白國情,中國法律以及“一國兩制”等的來龍去脈,提出不符合現實的示威訴求還理直氣壯地為之堅持。

  張閭蘅指出,上一代港人不曾奢想向英國政府索取任何代價,一味拼命奮鬥,而如今的年青人不願付出,只想“不勞而獲”,不順意就怨天怨地怨政府。出身於台灣的張閭蘅還根據親身經歷指出,香港教育不僅在國家意識上出問題,年青人連基本的禮貌都有待加強,台灣目前的經濟實力無法與香港以及大陸相比,但其最強大的資源在於“人”,台灣亦因“人”而可愛,香港在這方面有待反省。 

  張閭蘅擔憂“佔中”曠日持久拖垮經濟,將引致真正且激烈的民怨。她指出,示威者不僅擾亂法治,還影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生計,多個行業營業額下跌,但房租店鋪租金等不會因此而滑落或減免,薪資等支出仍須照常支付,普通老百姓遭受切實的傷害,若“佔中”一事無法盡快解決,屆時引發更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到時普通市民上街抗議才是真正值得擔憂的“民憤”。因此,她認為,當務之急乃阻止“佔中”,至少轉移示威者的陣地,不要再加深老百姓的生活危機,否則民憤一起,事態就難以估量。 
 
  無論是“七一遊行”,還是此次“佔中”運動,訴求均複雜多樣,其中不乏對香港日益高漲的生活成本等社會問題的不滿。張閭蘅直言,香港社會的貧富懸殊很嚴重,但該問題並非香港所獨有,且經濟民生問題應該回歸於經濟民生手段解決,但香港回歸17年有餘,建設工作一直在立法會糾纏不清。

  張閭蘅指出,“(末代港督)彭定康最後5年光給國家和特區挖坑,現在該糾正了,否則香港只能靠吃老本,經濟及社會穩定齊齊下滑。”她還指出,反對派的工作內容就是“唱反調”,政改本意在於改變香港社會不公,舒緩社會問題,但在反對派的操弄下,政改反而成為社會不滿的對象,說明反對派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