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論:吉爾吉斯斯坦政局動蕩背後的地理因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1 00:24:26


吉爾吉斯斯坦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特約評論員 馬逸群)中亞小國吉爾吉斯自獨立後發生過兩次政治劇變,兩次劇變的背後凸顯了北部精英與南部草根之間的對立,南部草根的代表巴基耶夫在2005年的顔色革命中上台,又在2010年的衝突中下台,使吉爾吉斯的政局完成了一個輪回,而兩種勢力的鬥爭同吉國的地理環境有著巨大聯繫。而吉爾吉斯目前的對立並沒有化解的跡象,這也給予我們一個深刻的警示。其實,在吉爾吉斯斯坦兩次政局動蕩的背後,地理環境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總結起來,吉爾吉斯斯坦的南北對立反映在三個方面:第一,南北交通不便,交往較少。吉爾吉斯斯坦雖然是一個小國,但國內94%地區都是山地,橫亘國家中部的則是天山山脈,天山以北是首都比什凱克所在的楚河河穀,天山以南則是農業發達的費爾幹那盆地,第二大城市奧什就位於其中。

  因此,吉爾吉斯一北一南兩個人口稠密的地區的中間交通被高聳的天山阻隔,交通的不便使得過去二者之間的聯繫很少。歷史上,楚河河穀由於向西開口,所以主要同哈薩克南部的阿拉木圖、塔拉茲交通往來。而南部的奧什等地則與同樣位於費爾幹那盆地的浩罕、安集延等烏茲別克城市關係密切。所以,從交通來看,地理因素就導致了吉爾吉斯斯坦南北的隔閡。

  第二,種族和文化的差異。吉爾吉斯斯坦北部的楚河河穀是向西開口的,所以北方吉爾吉斯人與哈薩克南部交往便利,隨著俄國人在1827年至1954年的30年間征服了哈薩克草原,俄羅斯人開始沿著楚河河穀向東推進,同吉爾吉斯人混雜而居,此後的蘇聯革命時期、蘇聯墾荒中亞時期,更多的俄羅斯人移民吉爾吉斯斯坦,大多數居住在北部。俄羅斯人的文化習俗對北部吉爾吉斯人影響極大,這種影響延續至今。1996年,吉爾吉斯斯坦將俄語和吉爾吉斯語並列為官方語言,反映了俄羅斯人及俄羅斯文化的巨大影響力。同時,蘇聯時代的民族同化政策也加速了部分吉爾吉斯人的俄羅斯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