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潘威佑:兩岸關係與教育政策對台青年之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00:59:50


  中評社三亞4月18日電(記者 楊犇堯)台灣大學潘威佑在第七屆青年學者論壇發文表示,兩岸關係經過長時間政策的變遷,讓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有日趨多元的互動。但台灣公民對於兩岸政府方面在政策關係上仍有不信任的疑慮,而台灣青年公民能積極參與相關公民運動,多數過去因承學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對教育本土化認同,當國家政策走向影響台灣青年未來影響,青年對於關注公共事務立場從消極的旁觀者轉變成積極的參與者,這對台灣社會進步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性意義;也讓未來兩岸政策關係的研擬,讓身為台灣的青年公民會有更多參與關注的機會。
      
  他說,1987年9月16日,繼當年7月台灣宣布正式解嚴、開放黨禁之後,蔣經國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宣布將開放大陸探親,打破台海冷戰僵局,開啟兩岸交流之門。但兩岸關係從蔣經國在1987年開放赴中國探親之後,發生一些問題:(1)台灣人赴中國大陸之後的身分問題(2)急難和糾紛發生之後的處理問題(3)兩岸官方機構之間如何來往的問題(4)大陸人來到台灣之後的身分與法律問題。中國大陸社會隨著改革開放,軍力與國力產值也加速提升,造成當時對台灣國防很大的壓力。讓過去國民黨時期的國共敵對與反共政策無法再完全持續下去。

  潘佑威也指出,兩岸政策開放遇到問題。他說,李登輝在任期的第一階段(一九八八到一九九五),似乎傾向於推動對大陸的和平演變,因此我們看到兩岸民間交流、經貿往來急遽增長,然而,在其任期的第二階段(一九九六到二○○○),李總統似乎更著重確立台灣的主權地位。他用一種堅定、尊嚴的立場來帶領台灣走過十二年,使台灣轉化為一個民主的“國家”,拉大台海兩岸政治體制上的差距,他的大陸政策不管是對台灣、兩岸關係、或整個東亞體系均產生重大的影響。最重要的是,他已經使“人民主權”的觀念成為台灣普遍接受的原則。

  從2000年政黨輪替,陳水扁除了對於兩岸議題的琢磨與思考,也開始布局對於加強本土教育的規劃發展,他訂出的新世紀教育五大目標有:一.建立台灣主體性的教育;二.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三.落實教育的自主性;四.追求卓越的教育;五.營造終身學習的社會。六大政策則為“營造快樂成長的教育環境”、“推動人性化教育”、“卓越教育”、“邁向科技大國”、“教育權力下放”、“建立終身學習社會”,以及長遠“規畫十二年一貫的國民教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