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盧鋒:回看G20前世,把握峰會今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30 00:20:56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徐夢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昨日在北大國發院舉行以“引領發展新潮流——G20杭州峰會觀察展望”為題的講座。為了能更好地理解G20杭州峰會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盧鋒在講座中談起了G20 的前世今生,梳理了中國加入G20的過程。

  盧鋒首先從G7的誕生說起。他表示,戰後西方世界為適應美國經濟實力超群的歷史現實,建立起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在1973年,美國召開G4財長白宮圖書館會議,會議在1976年發展為G7峰會,主要用來協調西方國家經濟與外交政策。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催生G20峰會機制的產生”。盧鋒詳細介紹了G20峰會醞釀決策的過程。他回顧道,2008年9月,美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引發全球震蕩,同月份,在第63屆聯合國大會上,秘書長潘基文致辭呼籲“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應對”,強調“如果曾經發生過對集體行動的呼喚,對全球領導力的呼喚,現在正當其時”。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在此次聯大發言時,呼籲在11月舉辦領導人峰會決定如何應對問題並加強對金融市場進行國際監管。“很多國家領導人響應他的建議”。

  盧鋒特別介紹了中國加入G20的過程:“隨後的10月10日,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對美國總統布什強調,應對金融危機需要發揮中國關鍵作用,力勸舉辦包含中國在內的G20峰會”。“10月21日布什總統與胡錦濤主席通電話,22日美國宣布將於11月15日在華盛頓召開國際金融峰會”。

  盧鋒指出,G20第一次峰會名稱是“二十國集團金融市場與世界經濟華盛頓峰會”,峰會宣言在分析危機根源基礎上,就“已經和將要採取的行動”、“金融市場改革的普遍原則"、“部長和專家的任務”“致力於開放的全球經濟”等議題達成四方面共識。各國承諾“繼續積極努力,進一步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穩定金融體系”。宣言還通過“關於落實改革原則的行動計劃”。

  盧鋒表示,在接下來的八年時間內,共有九個國家舉辦了十次G20峰會。在這八年中,逐步形成了G20峰會的運行方式。G20峰會不設秘書處與專門執行機構,而是採用以峰會為引領、以協調人與財金部門“雙軌機制”為主渠道、以部長級會議與專題工作組為支持、以IMF、OECD等國際組織為輔助的運作方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