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海運:對外援助如何服務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18-03-28 12:16:01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決定組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以改革優化援外方式,充分發揮對外援助作為大國外交的重要手段作用等。筆者由此想到多年來我國流傳甚廣的“對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條件”之說及其帶來的種種問題。

  這一提法是改革開放前,我國為彰顯國際主義精神、爭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意識形態相同國家的支持,而提出的口號。顯然,它是以意識形態上支持中國作為前提條件的,並非完全“不附加任何條件”。但久而久之策略變成了戰略,“對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條件”、沒充分考慮國家利益需要,有時當真為之。

  這導致我們的對外援助指導思想一度混亂,教訓深刻。我國曾勒緊腰帶援助過不少“小兄弟”,但結果卻常是事與願違,甚至“兄弟關係”難以為繼。這與僵化執行“對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條件”存在關聯。儘管這一口號近年很少再提,但並未被認真清理。

  從世界大國的實踐看,任何援助都是在變相施加影響,都有明確的國家利益考量,不可能“不附加任何條件”。西方大國的對外援助實際是干涉被援國內政的“軟手段”,目的是建立或維護其勢力範圍,改變受援國的政策取向和政治生態,儘管有些援助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不能一概否定。

  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大國,對外援助已成為外交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不能因為“我國還有幾千萬百姓未脫貧”而拒絕為之。與此同時必須認識到,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對外援助只能量力而行。

  我國對外援助強調不能像西方那樣附加“政治條件”,但絕非不考慮國家利益需要,而是要能真正“服務於國家外交總體布局”。例如,有利於“負責任大國”形象的確立、軟實力的增強,有利於“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和各領域合作的開展,有利於受援國家安全穩定、減少我國周邊“生亂生戰”的危險,有利於兩國友好感情的培育、“緊密朋友圈”“全球夥伴關係網絡”的構建,有利於我國地緣戰略利益擴展。

  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對外援助的戰略謀劃和統籌協調,推動對外援助工作統一管理,改革優化援外方式”。任何對外援助都要經過充分論證、力求做到每一筆援助效益最大化。要堅決避免外援決策隨意,搞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避免援助款項給對象國一撥了之,而不跟蹤其使用是否符合我援助目的;避免以劣質產品援外,引起對象國反感反彈;避免讓援助變成對對象國某個政治集團的利益輸送,刺激其他政治勢力產生反華情緒。特別要下大力消除對外援助中的腐敗現象,防止外援物資訂購變成某些主管人員對關係公司的利益輸送。(作者是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中俄戰略協作高端智庫常務理事)

   (來源:環球時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