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梁啟超中國文化觀180度轉變的啟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06 14:25:45


  中評社北京2月6日電/美游和歐游,是梁啟超一生中最重要的兩次游歷。記載前者而有《新大陸游記》,記載後者而有《歐游心影錄》。“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一度傾向“革命”,美游歸來,他徹底放棄“破壞主義與革命之排滿主義”。歐游之前,梁對中國傳統文化之批評本有取舍,甚至懷疑;歐游歸來,他徹底放棄“科學萬能”之迷夢,主張在中國文化上“站穩腳跟”。《歐游心影錄》是他告別“科學萬能”並從而倡導“中國不能效法歐洲”的“告白”。

  中國傳統文化,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種延續力極強的文化。由於其內容複雜,價值多層,因而,人們如果從不同的視角和取向出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評價就難免見仁見智,各執一端。就西方而論,自18世紀以來,對中國文化的觀感歷來呈兩極狀態,一極以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茨、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重農學派魁奈等人為代表,他們對富於經驗理性、仁愛精神的東方智慧大加讚賞。另一極是以亞當·斯密、黑格爾為代表,這些西方哲人透見了東亞文化發展的遲滯性,認定它是一個缺乏活力的系統。時至當代,西方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在逐步深化,但大體仍在上述兩極間徘徊。

  從1904年到1920年,梁啟超十餘年間對中國文化的評判發生截然背反的變化

  現代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的看法也頗不一致,其分歧之大,並不亞於西方人。這種分歧不僅指西化派對東方傳統的貶斥與東方文化本位論者對東方傳統的褒揚之間形成的強烈對比,而且,即使在同一位中國思想家那裡,先後對東亞傳統的褒與貶、揚與抑,往往形成巨大反差。如著名文化人梁啟超在20世紀初葉評價東亞傳統言論的驟變性,便是一個典型案例。

  1899年,梁氏東渡太平洋,造訪美國,目的是“暫將適彼世界共和政體之祖國,問政求學觀其光”。1903年2月梁氏再次離日游美,並於1904年2月在《新民叢報》增刊發表《新大陸游記》,文中流露出中國大不如日本,更不如美國的感慨:

  從內地來者,至香港上海,眼界輒一變,內地陋矣,不足道矣。至日本,眼界又一變,香港上海陋矣,不足道矣。渡海至太平洋沿岸,眼界又一變,日本陋矣,不足道矣。更橫大陸至美國東方,眼界又一變,太平洋沿岸諸都會陋矣,不足道矣。此殆凡游歷者所同知也。

  此游記除大力推介美國的現代文明,特別是民主政治以外,還尖銳批評中國固有文明,還痛論中國人行為方式的種種不文明處,諸如:

  西人數人同行者如雁群,中國人數人同行者如散鴨。西人講話……其發聲之高下,皆應其度。中國則群數人座談於室,聲或如雷;聚數千演說於堂,聲或如蚊……吾友徐君勉亦雲:中國人未曾會行路,未曾會講話,真非過言。斯事雖小,可以喻大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