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烽火戲諸侯,是真實歷史事件還是後人杜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24 13:47:35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史記》的歷史地位不可否認,我們同樣不能忽略司馬遷也是受到年代以及信仰的局限,在記載上出現了一些偏差。《史記》裡對周幽王有如下記載:“王寵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舉烽,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為之數舉烽。及犬戎之,舉烽,諸侯救不至,遂殺幽王。”

  這就是大型“狼來了”故事的始作俑者周幽王,但歷史上的周幽王真的是這麼個缺心眼的人嗎?

  其實錢穆曾對太史公記載的這段歷史有過狠狠的評價:“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之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不需舉烽。史公對此番事變,大段不甚了了也。”錢穆先生在史學界是泰鬥級人物,大家如果感興趣也可看一下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這本書。

  《史記》中記載的冰山美人褒姒,在周幽王13歲時就當“太子妃”了,他們生的兒子伯服,若是小小側室的小兒子,也不可能用“伯”這個字。古代若起名都是“伯(孟)仲叔季”,伯本就是老大的意思,比如周王發的哥哥叫伯邑考。而仲是老二,比如孔仲尼,所以孔子又被稱為“孔老二”,用日本的說法也可以稱“次郎”。而叔呢,比如鮑叔牙,包括我們現在稱呼老爸的弟弟“叔叔”,都來源於此。季就更好說了,劉邦的名字也是發跡後才有的,他還是街頭地痞的時候其實叫劉季。一方面說人家是伯服,一方面又說人家是庶出的小兒子,這本身就有矛盾。

  2012年,隨著對“清華簡”的深入研究,我們終於發現,“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基本可以斷定是捏造的。根據其中的記載,我們可以延伸出如下的故事:

  其實周幽王繼位時就打算立褒姒為後,伯服就應該是太子,可我們知道,因為國人暴動,周王室的權威性已經很弱了,不得不和周圍的諸侯國保持緊密的關係,前面說的周宣王分封的申國的申侯,就不同意幽王立出身低微的褒姒為後。幽王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無奈之下只能立自己並不喜歡的申侯的妹妹為後,然後他倆所生的兒子宜臼就成太子了。周幽王不甘心就這樣被諸侯操控,於是聯繫自己的叔叔,也就是周宣王的弟弟、鄭國國王友,他就是日後被稱為鄭桓公的那位。鄭桓公利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了他的大侄子,周邊諸侯被壓制,周幽王隨即揚眉吐氣地廢掉了王後和太子,把褒姒和伯服扶了上去。

  烽火戲諸侯傳說中的廢長立幼,本身也是很扯的。我們知道,不管諸侯國如何各自為政,最起碼周王室是有嚴格禮數的,廢後、改立太子一定要按嫡長子繼承制,或有特殊原因,如果“違禮”的話,各諸侯是肯定會來摻和的。但周幽王廢後,各地諸侯和一直標榜自己“根紅苗正”的周公旦後人的魯國什麼也沒說。還有那個後來看齊國強大還拿自己的“公爵”去壓人家的宋國也沒管,這說明周幽王沒做錯什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