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當代藝術中心會是上海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7 16:01:02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記得三年前,我到上海參加一場新興的當代藝術博覽會,在一個常規展覽日,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句感慨:上海極有可能成為中國的當代藝術中心城市。

  與通常圈內人士雲集的VIP預展不同,印象最深的是上海普通觀眾對於當代藝術的那份包容、接納甚至是熱忱,遇到感興趣的作品他們往往會主動詢價,若碰巧藝術家在場,不少人也會主動上前交流,面對國外畫廊和藝術家也是如此,落落大方,中英文交錯,熱絡的現場氣氛,讓人有種置身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錯覺。

  這條朋友圈發出後,有位北京的畫廊老板留言表示認同,並稱這是大勢所趨。如今,這位主推青年藝術家的老板已將他的畫廊分號扎扎實實地開在了上海西岸。

  事實上,當時的感慨,並不止於一場博覽會觀感。就在同一年,2014年的年初,日本當代藝術家草間彌生在上海推出的個展,已經徹底引燃了這座國際化時尚都市對於當代藝術蟄伏許久的熱情。儘管門票定價50元,但上海當代藝術館入口的長龍每天都在上演,從2013年12月到2014年3月,短短三四個月裡,有超過30萬上海市民自掏腰包前往,排隊盛況有如追夢一般——以當代藝術在中國的普及程度和影響力而言,單場個展僅門票收入就突破1500萬元,這樣的數字著實難以想象,也讓人看到了上海吸納當代藝術的驚人潛力。

  此外,2014年的上海還誕生了K11的莫奈特展,龍美術館在西岸的首秀,西岸藝博會的創立,等等標誌性藝術事件——藝術體驗中心、私人美術館和藝術博覽會在上海的全面崛起,背後所透露的信息,則是民營資本對於藝術領域的全面介入,以及當地政府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所持的鼓勵態度。

  之所以重新審視中國當代藝術中心歸屬的話題,緣起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藝術北京”在藝術圈內所引發的熱議。討論焦點在於這一運營了12年之久的大型藝術博覽會,在2017年將“經典藝術”和“當代藝術”兩個單元合併至同一展館,占據兩個展館空間的則是漸呈主角之勢的“設計北京”單元。積極的聲音大多來自年輕化的藝術品代理商、藝術品電商和文創設計機構負責人,普遍認為高價作品遇冷是市場洗牌和觀望所致,反之價格適中的作品交易活躍,讓他們對大眾藝術消費市場的進一步升級更加充滿期待。批評的聲音中,一位獨立市場觀察人士的言論頗具代表性,他在參觀完VIP開幕展覽之後,發文抨擊“這屆藝博會似乎完全放棄了篩選好畫廊、篩選好作品的權力”,言辭犀利,文末還附上幾十家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宣布不再參加“藝術北京”的重要畫廊名單,推導出的結論是“北京將藝博會這塊蛋糕拱手讓給了上海”。(穿插一句與辯題無關的話,我自己參觀“藝術北京”是在5月2日,閉幕當天中午,作為收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現場的觀眾數量還是比較可觀的,尤其是兩個設計展館,起碼看到了很多活躍的新面孔。)

  當圍繞一場藝博會的討論,上升到北京和上海這兩座城市當代藝術布局的話題高度時,人們不禁會問:中國當代藝術中心是北京還是上海?我想,或許可以通過內地藝術品市場的近年交易數據和市場份額,以及當代藝術品市場的行業特殊性進行初步梳理。

  幾乎與改革開放同步,中國內地藝術品市場發展30餘年以來,北京和上海這兩座城市一直是中國藝術品交易的重要坐標,從文物商店、百年畫店的轉型,中國第一批拍賣公司的創立,到古玩市場的擴容、海外畫廊的進駐、藝術博覽會的探索,等等,兩座城市在藝術品市場的早期布局上也幾乎保持著並進姿態。只是,在最近15年的高速發展進程中,尚未成熟的中國內地藝術品市場傾斜愈發嚴重,以古玩店、畫廊、博覽會為代表的一級市場日漸式微,不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占有率都很難同以拍賣公司為核心的二級市場抗衡,後者也躍升為中國內地藝術品市場的絕對主導力量——至少從目前的交易數字來看,藝術品拍賣在內地藝術品市場仍舊是巨無霸般的存在——北京和上海的差距才逐年拉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