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紀念核彈先驅王淦昌誕辰110周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7 15:28:43


王淦昌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在北京西南郊的我國核科學研究重要基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簡稱原子能院)工作區內的小樹林中心,樹立著兩位科學巨匠——錢三強先生和王淦昌先生的銅像。

  雖已無法準確計算走過的次數,但原子能院強流粒子束與激光研究室主任郭冰說,每次經過,自己都心潮澎湃,腦海中情不自禁回想起王淦昌先生斬釘截鐵的話語“我願以身許國”。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享譽世界的著名核物理學家,我國實驗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線及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卓越開拓者,我國核武器研製的奠基人之一,我國慣性約束聚變的首倡者……對王淦昌先生一生的成就,曾有人評論說:“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就足以在中國科技發展乃至世界科技發展歷程中名垂青史。”先生以終身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在世界物理學和中國科技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為紀念王淦昌先生,2003年,一顆由國家天文台於1997年11月19日發現的小行星,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正式命名為“王淦昌星”。這顆翱翔太空的智慧之星,與日月同在,永遠為人們所敬仰。

  2017年5月28日是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日。紀念先生,更在於繼承一種薪火相傳的精神:繼承以愛國主義為內核,以科技創新精神為動力的老一輩科學家的理想和抱負,繼承“兩彈一星”精神,投身於科研工作之中,不斷與祖國建設同行,與祖國發展共振,將先生不朽的精神以及光榮的傳統繼續發揚並為之奮鬥不息。

  從“王淦昌”到“王京”
 
  1961年4月3日,王淦昌接到時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簡稱二機部)部長劉傑約見的通知。到了劉傑辦公室,對方開門見山地向王淦昌傳達了黨中央關於研製核武器的決定,並請他參加領導原子彈的研製工作。

  迎著劉傑的目光,王淦昌鏗鏘有力地回答:“我願以身許國!”第二天他就到二機部九局去報到了。從那時起,王淦昌這個名字從科技界突然銷聲匿跡了,而在中國核武器研究隊伍中,多了一個名叫“王京”的領導者。

  這意味著,王淦昌在以後若干年中,不能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科學探索,不能獲得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不能在世界學術領域拋頭露面,不能交流學術成果,這對當時已經在科研領域取得成績的王淦昌而言,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王淦昌是清華大學第一屆學生,也是著名實驗物理學家、德國柏林大學教授邁特納唯一的中國學生,年僅26歲就成為了物理學博士。

  1942年初,王淦昌在美國《物理評論》發表論文《關於探測中微子的一個建議》,獨到地提出了驗證中微子存在的實驗方案,並為以後的實驗所證實。這是王淦昌對國際物理學的一個突出貢獻。《物理評論》雜誌將此文評為年度最佳論文,王淦昌因此榮獲第二屆範旭東獎,還被美國科學促進協會列入《百年科學大事記》之中,K.C.Wang(王淦昌)也因此揚名海外。

  1956年,王淦昌被派至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先擔任高級研究員,後任副所長。通過對近10萬張氣泡室圖片和大量數據分析,1959年秋,王淦昌小組終於發現了一張反西格瑪負超子事例的照片。這是人類通過實驗發現的第一個荷電反超子。這項重要成果把人類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1972年訪華時對周恩來總理說:“聯合原子核所這台加速器上所做的唯一值得稱道的工作,就是王淦昌先生及其小組對反西格瑪負超子的發現。”

  如果能夠繼續在原來的科研領域工作,王淦昌很有可能叩開諾貝爾獎的大門。然而,為了中國能造出原子彈、氫彈,為給中國人爭這口氣,從1961年到1978年,王淦昌隱姓化名,中斷與外界的聯繫整整17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