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營造京城的木材、金磚、糧食、漕運
http://www.CRNTT.com   2017-09-30 10:58:45


  中評社北京9月30日電/流淌千年的大運河,雖歷經歲月的磨蝕,卻仍滋養著沿岸的人們。這條肇始於春秋,完成於隋代,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斷航於清末的南北水上通道,使沿線一個個小城鎮成長為一座座大城市,也孕育出別具特色的運河文化。

  處於京杭大運河北起點的通州,在北京城的建設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從通州轉運進京的建築材料和各種生活物資不計其數,沿著運河從通州進京的天下俊才更是熙熙攘攘。直到今天,通州仍有運河留下的諸多印記,比如歷經千年的燃燈佛舍利塔,“向背兩水流洋洋”的大光樓,扼守京通水陸咽喉的永通橋,儒釋道並存一處的“三廟一塔”等。通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很豐富,比如享譽海內外的湯氏面塑藝術、運河船工號子、運河龍燈等,這些都是運河賦予北京、賦予通州的瑰寶。

  大運河從昨天的輝煌歷史中浩浩而來,通往明天美好的未來。而大運河文化帶也與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一起成為北京市重點建設的三個文化帶之一。為挖掘運河文化帶的豐富內涵,本報今起開辟“漂來的城池”專欄,在每周三的“品讀”版刊登與運河文化有關的文章,以饗讀者。

  談起北京城的營建史,不少歷史學家喜歡用“漂來的北京城”來形容。一個“漂”字,讓人驚訝。偌大的一座都市,當然不會憑空出現,又怎會順水漂來?但是,營建北京城所需的大量材料,卻要通過大運河從南方運來,成為都城後激增的人口,也要靠大運河調運江南的糧食來生活。從建築材料與生活物資的來源講,北京城的的確確是“漂”來的。

  流光溢彩、莊嚴肅穆的故宮,精致宏偉的天壇,風景如畫的頤和園……這些堪稱古都北京標誌性建築的皇家園林與九壇八廟,所用的材料大都是通過大運河運來的。故宮、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各城門樓、鐘鼓樓、文廟、國子監及各王府營建中所用的臨清貢磚比比皆是。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園營建中所用的“壽工磚”也由臨清燒造。這些建築裡隨處可見的粗大柱子,也是通過大運河從南方運來的“皇木”。還有那每年固定運送的幾百萬石漕糧,滿足著京城龐大人口的需求。

  京杭大運河一直默默地溝通中國南北的經濟和文化,向京城輸送著所需的物料,也孕育了沿線的眾多名城古鎮。而通州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為物資進京起了很大的作用。清代通州學正尹澍目睹漕運盛況,詩興大發,曾賦萬舟駢集詩:“天際沙明帆正懸,翩翩遙望影相連。漕艇賈舶如雲集,萬國鵜航滿潞川。”

  木材:天生楠木,專供殿庭楹棟之用

  位於通州區大成街的文廟內,靠著西墻建有一個大棚,棚底放著三根沉木,據說價值不菲。提起通州區的這些“寶貝”,通州區博物館書記任德永先生如數家珍。他介紹說,這三根木頭大有來歷,它們是十幾年前清理大運河河道時,從河底挖出來的。“一開始大家以為是金絲楠木,但是拿不准,後來我們往香山那邊的林業鑒定部門送了些檢材。”任德永說,經鑒定,其中一根為格木,系珍貴的硬材樹種,產地群眾稱為鐵木,現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其價值相當於金絲楠木;另兩根都是硬合歡木。三根木頭中,格木長10.85米,硬合歡木長8.5米。根據鑒定,這三根木頭是在明萬歷年間沉於河底,距今已有400餘年,在木頭的一端還烙印“順太”及蘇州碼子。

  在歷史上,對這樣的木頭有個專用詞,即皇木,指皇帝為蓋宮殿親派大臣采辦的木材。北京物資學院運河文化研究所所長陳喜波多年深耕運河文化,已成為此領域為數不多的專家。他介紹說,根據史料記載和現存明代宮殿實物,明代宮殿建造的木材基本上純用楠木,間或使用杉木,此外鬆、柏、樟木等木材也作為建築基礎材料和輔助材料。楠木樹幹高大,圓滿筆直,樹高可達40米,直徑可達1.5米,並且易加工,密度適中,木性穩定,不開裂、不變形,極為耐腐,非常適合做建築棟梁之材。明人乇士性在《廣忐繹》中記載楠木:“天生楠木,似專供殿庭楹棟之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