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浙江湖州百年馬燈訴說時代變遷
http://www.CRNTT.com   2019-02-17 15:35:13


傳統民俗活動馬燈表演現場。(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2月的太湖邊,寒意十足。在浙江省湖州市織裡鎮幻漊村文化禮堂內,記者16日採訪時看到,3位老藝人正在向年輕人傳授金漊馬燈的製作技巧。

  老藝人用竹篾扎出框架,花布裹成外殼,塑料繩束成馬尾。馬燈遠看艶麗斑斕,近看細致精巧。

消逝的金漊馬燈

  金漊馬燈,流傳於幻漊村金漊自然村,清光緒28年(1902年)傳至當地,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它曾是太湖百姓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民俗活動。

  金漊馬燈表演由馬、燈、彩旗、鑼鼓隊四部分組成,表演人數可達120人。其中,12匹不同顔色的馬,俗稱“正馬”,各由一位扮成帝王將相或神話傳奇人物的演員系在身上表演。

  “我只有幾歲的時候,就跟著爸爸、爺爺出去跑馬燈。”在81歲老人金阿橋兒時的記憶中,每到冬天,獲得豐收的村民都會換上戲服,“騎”著馬燈,走街串巷。

  後來金漊馬燈曾一度傳人匱乏,上世紀50年代末中斷。

  民間藝術重現

  直至2003年底,村民在閑聊如何歡度春節時,回憶起久別的金漊馬燈。金阿橋說,“等將來我們都沒了,馬燈也就沒了。”

  村裡幾位老人,決定重新恢復這項民間藝術。“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財富,我們不能丟了它。現在農村生活富裕了,就要豐富文化生活。”

  在沒有任何馬燈資料的情況下,幾個老人負責回憶和指導,村裡木匠負責製作,金漊馬燈在15天內得以完工。資金則靠村民募捐,10元(人民幣,下同)、20元、50元……

  就這樣,“重生”後的金漊馬燈,在2004年春節期間首演。此後每年元宵,民眾都會在鎮上表演一整天。

  屬於年輕人的馬燈

  如今,馬燈踩街活動已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這些“小馬們”從內心熱愛這項比他們年紀大出幾十倍的民間藝術。

  16歲的沈熙是一名在校初三學生,也跟著老師傅學做馬燈,“第一次看見馬燈是小時候的一次元宵節,第一感覺是震撼。”

  沈熙扎起馬燈架來毫不含糊。沈熙說,雖然不是很清楚金漊馬燈的歷史,但是也不能看著它就此隨著老藝人的逝去而消失。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