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基因決定是同志還是直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8 16:25:51


  1993年,美國遺傳學家迪恩·哈默(Dean Hamer)首次提出“同性戀基因”(gay gene)理論,引發全球關注。

  性取向到底是先天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環境影響?

  多年來,人們從生物學、社會學、民俗學、心理學等角度,對生物界中存在的同性戀現象開展調查和研究。

  隨著基因科學的發展,一些從事生物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學者,開始探索基因與性取向的關係。

  阿蘭·桑德爾斯博士(Alan R. Sanders)是美國伊利諾伊州埃文斯敦醫院(Evanston Hospital)西北研究所(NorthShore Research Institute)的學者。西北研究所在基因研究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桑德爾斯教授是該所行為遺傳學(Behavior Genetics)研究的負責人。他領導的小組一直在就基因與同性戀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該團隊根據對409對同性戀兄弟及其異性戀家屬的血液研究,得出最新研究成果:在人類的X染色體與第8染色體上,存在著同性戀遺傳信息。桑德爾斯對自己的研究充滿信心,他宣稱,研究報告“大大削弱了所謂 性取向是可以選擇 的論調。”

  桑德爾斯的研究報告,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新鮮,早在1993年,美國遺傳學家迪恩·哈默(Dean Hamer)就首次提出了“同性戀基因”(gay gene)理論,即人類性取向受基因影響,他認為該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由母親遺傳。該理論引發全球關注。當時,哈默等人調查了40名男性同性戀者,經他們同意提取其細胞做基因檢測。他們發現,這40人中,有30多人X染色體中具有相同的Xq28基因,因此認定Xq28基因可能控制著男性同性戀行為和趨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