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武波:川藏南線自由行之七 惜別之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5 00:20:39


納木錯:紅唇。攝影:張武波
  中評社香港1月25日電(特约作者 张武波)10月7日與木每散步八廓街時,無意中發現北京中路旁的“矮房子”音樂酒吧,做過陽朔、麗江街巷驢友的木每,對矮房子有著似曾相識的親切。聽當地人講,這是西藏最知名的背包族、漂泊者驛站。故相約8日晚請客泡吧,渡過一個味道十足的惜別之夜。

  “矮房子”不是經驗中現場表演式的音樂酒吧,它充滿幽深靜謐的氛圍,燭光搖曳下,吧台影碟機隱約飄散出《虔誠》的《西藏牦牛》之音。木每索性坐過吧台的高凳,問吧台小姐逐張試碟。一時間,澎湃律動的現代配器掠過滾滾音流,音流上方飄蕩出悠遠、空靈、虔誠、蒼涼的藏音,時而牛鈴清脆、時而道白深沉、時而誦經朗朗、時而女聲高亢、時而低吟淺唱,這不正是大唐吐蕃時代以來千餘年的藏民圖景與民族底蘊嗎?我似乎發現了《天路》、《青藏高原》以外的藏樂新大陸……木每告訴我,吧台小姐施子是典型的“藏飄”,她把隨性漂泊當做個人的生活方式,只準備在“矮房子”打三個月短工,掙夠了盤纏即繼續上路。感慨之餘,酒吧變樂吧,洋酒消費60元,“矮房子”西藏發燒樂碟卻燒掉了她五張百元大鈔。

  木每吧台前忘我地試聽著“矮房子”自制的藏風民樂。我則在仙樂的輕拂中順手拿過一本《戶外》雜誌,封面的珠峰大特寫吸引了我的眼球。在微弱的燭光下,我深深地被那篇關於珠峰探險家的蠅頭小字吸引了。珠峰一般的險峰峻嶺每年平均要吞噬全球26位登山家,有尖酸的報人把這些登山探險者稱作是一群“自殺愛好者”在想方設法尋死。所以像“人為什麼活著?”這樣傻乎乎的終極哲學思考移植過來,變成“你為什麼要登山?”換句話說,你為什麼找死?譬如,好好的安全繩不用,偏要徒手攀岩;放著氧氣不帶,一定要個不用氧氣袋的記錄;放棄尼泊爾謝爾巴族向導,非得單槍匹馬登頂;風和日麗的時節不去,鐵心要領個“季節禁區”登頂證書。美國人埃德蒙•希拉里上世紀50年代首次征服8848米的世界巔峰;緊接著60年代起日本人植村直己孤身征服五大洲最高峰;80年代,意大利的倫霍爾德•梅斯納和波蘭的耶吉•庫庫奇卡兩位世界頂級登山高手,展開一場全球矚目的征服世界全部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競賽,最後梅斯納用17年時間於1986年率先拔得頭籌。即使拿令我們倍感慚愧的川藏跋涉者與他們相比,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捫心自問,川藏行後,我們能回答那個終極問題嗎?美國登山家塞繆爾•約翰遜的說法是:這是一種危險的尊嚴。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不假思索地說:因為樂在其中!美國登山學校教員理查德•考特裡布的觀點是:它能夠考驗人們的生存意志。“在路上”叢書《玩命運動》則還有一種說法:登山運動使人們在垂直的方向上發現了一個新世界。我更認同最後一種說法,不僅是登山,我的價值觀是追求人生的豐盛與體驗。曾幾何時,在蒼白的語言“終點”,音樂已為我打開了一個美妙的心靈世界。川藏游乃至歪打正著的“不到珠峰非好漢”,何嘗不是為我們這些尚未疲倦的行者,打開一層又一層新的“盜夢空間”!念及於此,局促的“矮房子”似乎也壓抑不住在博大的川藏緩緩擴展漸漸包容的心胸。

  尾聲

  10月9日晚8點10分,深圳機場。深航ZH9824班機悄然降落。闊別半月的四位旅人,拔腳出艙,茫然四顧,繁華塵囂,恍如隔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