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南石滬公園風獅爺來保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27 00:39:13


金門南石滬公園依山傍海,風獅爺環繞。(中評社 高易伸攝)
這隻風獅爺有點像手直挺挺的殭屍。(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金門5月27日電(記者 高易伸)金門地質本就是塊大花崗岩,而位於金門東南方的料羅灣旁有座與媽祖石像公園相鄰的“南石滬公園”鮮為人知!其實南石滬公園的前身是國民政府當年為開發地下花崗岩的礦區。金門花崗石場早期以原石外銷為主,台灣不少知名建築如中正紀念堂、桃園國際機場、台北兩廳院等都採用金門開採過去的花崗岩,該礦場成立1971年,但自2002年以後,因不符經濟效益,已然停止生產。

  走進南石滬公園可見各特色造型的金門風獅爺群繞周邊,池塘上的峭壁景色便是玄武花崗岩;而另一邊則是一望無際的碧海藍天。緩步在南石滬公園,聽著海浪拍打陣陣、感受海風吹拂徐徐,的確是個令人放鬆心情的好地方。

  金門花崗石質地堅硬,比大理石還硬上一倍,不僅耐磨、耐風化,久經風吹雨淋依然璀璨亮麗。1960年代的國民政府為發覺地下資源,由當時的“經濟部長”李國鼎至金門尋找有潛力的礦產,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更為此寄予厚望,於1971年開始採礦,但因不符經濟效益,於2002年停產。

  此外,由於金門終年水分蒸發量大於降雨量,時有缺水更讓金門人苦不堪言。為確保金門用水於是想出利用地下用水增製海水淡化場以解決缺水問題,而南石滬公園的海水淡化場因此孕育而生。該淡化場以高壓逆滲透技術淡化海水,目前日產2千噸左右,南石滬公園的池塘便是這淡化海水蓄水池。

  金門過去的花崗岩產業曾為金門帶來產業選擇,但時光環境轉移,如今的南石滬公園也留下了部分歷史的遺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