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何黃賓虹的山水畫構圖簡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25 15:24:06


  不久前,應朋友之邀,我又上了次廬山。和上次一樣,錦綉穀中依然游人如織,而山上依然迷霧籠罩,所以還是沒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同行的朋友中有幾位攝影家,他們上山無數次,對山上的四季景色了然於胸,如數家珍。但我並不想聽他們的描述,只顧自己看著眼前的迷霧,想象著迷霧後的景色。我一路走著想著,無意間又想起了黃賓虹,想起了他的山水畫。

  其實,世間的美色是無常的,佛家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除卻這無常的外美,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倒應該是腳下這一步步的石階,還有路邊的一草一木,它們雖不壯美奇秀,但坦蕩平常,適己利人,上善無言。黃賓虹先生作畫崇尚“內美”,擯棄世俗的浮華美,把情感宣洩在樸實無華的林泉丘壑中,將自己的才華耗費在山石草木、野渡荒亭、茅屋村舍、牧童野老上,一生不求聞達,孜孜不倦,甘作藝林中的路石草芥。

  對於黃賓虹,即使是專家學者也有許多不解。比如,為什麼他的山水畫構圖簡單?為什麼他的畫不漂亮?為什麼市場不能體現他的藝術價值?我至今也無法準確回答這樣的問題,但有些感觸是走在山路上得到的。許多人看山,趕著去風景最美的那些點,而忽視途經的平常景物,滿山跑,在人堆裡攝影留念。他們今天上廬山,明天上黃山,後天上泰山,哪裡美去哪兒,游必游名山大川,看只看著名景點。而有的人看山,即使在名山,也是安步當車,欣賞近山遠岫,聆聽蛙聲蟲鳴,用心感受身邊的一樹一石。不在乎山有名無名,景可不可人,享受過程。人在山中走,心在林間游,靈魂在溪水間蕩滌,涼亭下歇息。黃賓虹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心一直行走在山陰道上。其實,你如果走在山路上,無論是青城還是峨眉,崀山還是華山,身邊的景致是沒有太大的不同的。黃賓虹筆下的山水,正是其走在山間的真實感受,對他而言,這遠比那些趕時髦的人看到的奇峰異石要美得多。這是感官美和覺悟美的差別,黃賓虹所說的“內美”就是他的覺悟美。而他所覺悟到的內美,與常人的感官美相距甚遠。他的畫之所以構圖不奇,是因為他擔心畫的外形(構圖)美會影響他表達思想的內美。可以說,這是他為了避俗而有意為之,而非能力所不及。

  有人說他的畫不美,這也是因為他的內美境界高出常人對美的認識。就像看廬山風景,如果遇到了大霧,除了身邊的景物,你什麼也看不到,此時的廬山山路與普通的山路沒什麼兩樣。那麼,你就可以說廬山不美了嗎?大霧鎖住了空有的色,對於執著於色的人來說,廬山不美了,而對於在乎廬山的人文歷史,自然環境和山上的平常景物的人來說,大霧並不影響什麼,相反,更增添了想象的空間。對大多數人來說,霧是障,而對黃賓虹來說,霧是智。以此來看他的畫,我們就不難看出他畫中的內美----在表現手法上,以“質有而趣靈”的篆隸線條作骨架,然後以“五筆法”筆筆生發,以“七墨法”層層渲染,及至渾厚華滋。在表現形式上,力避“新奇特”,不以外美取悅人,竭力踐行“含道映物”“澄懷味象”的仁智之樂。富有這樣古樸深邃的文化內涵的畫卷,怎麼可能奪人眼球讓人衝動呢?又怎麼能在浮躁的當下,讓大多數人叫好呢?順著這個思路,我們設想,有些所謂的傑作,如果剝去奇特華美的外形,只剩下筆墨,那麼,還能有多少可讀性呢?還有多少畫可與黃賓虹的畫媲美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