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金門山後民俗文化村王家故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4 00:47:46


金門民俗文化村位於山後村,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共包括十八棟傳統閩南二進式雙落建築,格局壯闊整齊,集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之大成。(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記者 林艶)深入走訪金門,愈發感受到濃厚的僑鄉文化,可以看到很多橋村。據了解,在晚清時期,金門有很多閩粵僑民渡海謀生,並將勤勉所得匯回故鄉,贍養家庭或興築大厝,也因此留下了很多的聚落。

  金門山後民俗文化村就是金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傳統橋村,落成於1990年,是金門155個自然村之一。全村占地面積1230坪,住宅、家祠、學堂一共有18棟。從籌議到完工,歷時達25年。大部分材料多從漳州、泉州甚至江西選購而來,並由江南名師進行統一規劃。因年久失修破損很多,民國68年初,金門政委會成立籌建會,以古屋為中心,修復後定名為金門民俗文化村。

  中評社採訪團日前來到了金門山後民俗文化村,庭院閣樓式的配置以及花雕雕畫,別具中華文化特色和閩南建築風味。令記者震撼的是,這個村落的18棟樓房都是僑居日本的華僑王國珍的家業。自晚清時期起,僑居日本的山後王家,以王國珍為首,帶領子侄輩復興,以神戶為事業基地,建立了一個遍佈中國沿海及南洋的貿易網絡。王國珍的兒子王敬祥繼承父業,長期擔任日本華僑總商會會長。事業有成後,不但返鄉興築大厝照顧鄉族,還贊助孫中山國民革命,其愛鄉愛國情操也成為金門華僑的典範。

  據史料記載,孫中山在日本號召國民革命,組織中華革命黨時,王敬祥傾盡所能相助,不遺餘力。民國12年在日本逝世,國父孫中山親臨吊唁。隨後也遷葬返鄉,落葉歸根。

  走進山後民俗文化村,記者看到18棟樓房錯落有致地展現於眼前。有些是王家的後代居民宅,還有一些被改造為非常小清新的民宿。其中,有一個叫“海珠堂”的廳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據介紹,這是王家創辦的鄉塾,民國時期稱“海珠學校”,是華僑熱心興學的典範。這樣的鄉塾教育對金門人有著很深的影響。

  由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調,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邀請,中評社訪問團於10月17日至20日訪問金門縣,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舉辨論壇,並尋訪當地民俗風土人情及當地知名企業,金門高粱酒公司、金門官窯廠等。此次走親由“行政院”顧問、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富男 、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執行長陳雅婷陪同,走親團總指揮為金門縣政府縣政顧問柯芷吟、總調度為台灣藝術公司管理部總監丁肇茨。中評社訪問團成員包括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暨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郭偉峰、中評社常務副社長周建閩、副總編輯羅祥喜、中評社高級編輯毛木娣、中評社編輯顧問王和平、中評社採訪主任林艷、中評社國際新聞部主任郭至君、中評社記者秦正陽、台灣中評社高雄特派員高易伸等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