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讓傳統技藝的瑰寶融入北京的城市性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28 10:21:25


“宏音齋”第四代女傳人吳景馨(來源:人民網)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帶樹杈的黎族竹管、鷹骨做的藏族鷹笛、低音笙、低音嗩呐、明代小管……數百樣從“太爺爺”輩兒上傳下來的手工樂器,擠滿了“宏音齋”第四代女傳人吳景馨在京西紫竹深處的家。

  眼看樂器越來越多,為保證音准、不搬動物件,吳景馨和弟弟竟搬出去租房住,家於是成了民族樂器的“陳列室”。“打磨一件民族樂器、傳習一種技藝需凝聚幾代人的智慧與心血。我得踏踏實實把清宮廷樂器製作技藝完整地傳下去,其他一切都為技藝傳承讓路。”

  像吳景馨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北京有很多。

  作為世界著名古都,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需要繼承和保護的,除了有形的文物、古建、人類文化遺址等物質歷史遺存之外,還有燦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聚攏而成的人文氛圍。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師及傳承人都集中在北京,他們參與構成了首都深邃獨特的文化底蘊。”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龐微說。

  上世紀80年代,打算赴美的吳景馨並不知道,她27歲後的人生要跟笙管技藝傳承緊緊綁在一起。

  創辦於清朝末期的“宏音齋”歷經發展,成為一家中國民族樂器的百年老店。它是中國第一支標準嗩呐、第一支插口笛子、第一支加鍵嗩呐等樂器的“誕生地”,彌補了民族管弦樂隊低音聲部的空白。2011年,“宏音齋”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昌平區傳習坊的車間里,吳景馨拿起一片剛製作好的生簧片對記者說,一支樂器的研發和製作需要嚴苛的工藝。拿一支笙管舉例,製作時不僅要經歷選竹、烘幹、打磨、拋光、蒸煮、灌蠟等幾十道工序,還要忍受校直時的烘烤、拋光時的灰塵、上蠟時的異味等考驗。單是搶一片簧片就需要幾十刀、上百刀。“如果多鏟一刀或少鏟一刀,在你演奏時,技巧就反映不出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