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城市的勝利與失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8 17:00:50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城鎮化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未來我們國家城鎮化道路何去何從?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回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城市的勝利和失敗分別是什麼?第二,為什麼勝利或者失敗?交通產業空間是否協同?第三,未來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道路上,應該做好什麼?投資上應該關注什麼?

  何為大城市的勝利和失敗
 
  如何看待中國大城市的勝利和失敗,關鍵是三個方面:第一,大城市和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也就是與中央商務區CBD的關係;第二,大城市和新區發展的關係。第三,大城市和城市群的關係。

  首先看CBD。CBD是一個大城市的“大腦”,是從事城市最高端的生產性服務業部分,它存在於大城市,但服務於全國甚至全球,所以對機場的需求度非常高。這個產業在空間上的選址,應該是處於傳統中心城市與機場的中間區位,其組織效率是最高的。顯然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城市的產業和空間的關係出了問題,而這也進一步影響了城市創新產業的發展。

  第二看新區。為什麼有的新區發展的漸入佳境,有的卻困難重重?鄭東新區曾經被稱為“唱空城計”的一個新區,但鄭東新區2015年建成區面積115平方公里,人口115萬,金融企業247家,金融產業增加值達到110億元,財政收入185億元,稅收165億元。顯然,鄭東新區跟這個地區的機場、高鐵、高速公路和市場的空間區位高度趨同。無疑鄭東新區是投資界未來值得關注的一個新區。

  第三,再看城市群。從全球城市發展規律講,一個國家要走向成功,要靠城鎮化和城市群。中國在幾十年的發展之後,已經能看到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呈現出城市群發展態勢。只是城市群的發展上,跟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有較大差距。成功城市群的基本特征是人口、產業、資本等經濟要素高度集聚,產業分工特征非常明顯,空間發展階段特征是從城市到都市區到城市群,有發達的市場協同機制、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發達的國際航運體系做支撐,擁有發達的、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城市群多層次軌道網。但我國中心城市功能過度集聚,城市群內產業結構同質化、效益較低,過去傳統的土地城鎮化的模式仍在,城市群的協同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城際交通網絡滯後於城市發展需求。

  所以國家將京津冀協同作為三大發展戰略之一,讓交通一體化先行,將產業一體化作為突破口,城市群一體化作為空間載體。此外還有生態環境、市場交易的一體化。中國正面臨著“交通、生態、產業”如何協同發展的問題。

  以前的發展中,我們是靠土地、勞動力、環境成本三個成本的優勢成為“世界工廠”。但未來,土地、勞動力、環境成本必定要上升,這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同時,製造業面臨著物流、能源、市場交易、服務業成本高等問題。可以說在中低端要素上,中國跟東南亞國家相比,競爭力弱;在高端要素競爭上,我國跟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比,競爭力也不強。

  那未來產城協同之路,如何真正協同起來?基於不同的經濟條件和不同的交通運輸條件下,人口在空間上的遷移和產業在空間上的變遷,將是重塑一個國家城鎮空間的基礎性力量。未來重大的投資,需要認識和順應這個規律。

 

勝利或者失敗的原因
 

  先看看臨沂如何從革命老區走進工業化的道路,以及工業城市的裡爾如何華麗轉身為服務業主導的城市。臨沂是原來山東省的一個革命老區,發展較為落後,它是怎麼走出來的?每一個城市通常都有長途汽車站或者火車站,一般在其附近有一個小的批發市場。臨沂也有,但是怎麼做成江北地區最大的集散貿易地?臨沂很好地借助了京滬高速公路的修建,從濟南到臨沂直接進入上海,這個點在高速公路網絡上正好處於北京、上海的中間點。同時,臨沂還配套了大量的產業,向這附近集聚。由此,實現了從革命老區、農業老區向工業化的轉變。

  再看看英國工業名城裡爾,傳統的工業城市中,裡爾剛好位於倫敦、巴黎、布魯塞爾三個首都之間的中間點。伴隨著新高速鐵路的建設,裡爾打造了服務於海峽大區的商務中心。結合高鐵的建設,將資源和產業很好地集聚到這兒,幫助裡爾實現了從傳統的工業城市升級為服務業為主導的城市。

  從18世紀碼頭城市、港口城市,到19世紀的車站城市,再到21世紀的交通樞紐城市,歷史發展軌跡告訴我們,產業升級、城市演進和交通系統是相伴而生、相伴而行的。未來一個地區的競爭力關鍵是全要素生產率,這體現在我們產業、空間的組織效率上。

  產業、交通和空間,有什麼基本規律?傳統的經濟地理學告訴我們,農業在空間上的布局,是沿著鐵路、河流和城市展開的,距離城市越近,附加值越高。工業在空間布局方面,交通區位決定了工業區位的基本格局,產業集聚和勞動力集聚帶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偏移。商業、服務業是我國城市發展的重點,市場原則適合低等級中心地,比如理髮店和菜市場;行政原則適合中等級中心地,那就是醫療、教育這些產業,按行政區劃來配置;交通原則適合高等級中心地,就是CBD、大型的商貿中心。有些地方政府宣稱把批發市場疏解了,並作為政府成績,但批發市場是是互聯網電商消滅的,簡單的傳統商品交換空間完全可以通過網絡解決。其實政府真正應該主導的,是教育、醫療代表的公共服務業的空間調整,其它類型的產業很難靠行政力量去調整。

  上述模型告訴我們,產業在空間布局和交通系統之間是有緊密關係的。再進一步看,傳統經濟學在建立模型之前,通常會構建假設條件,通過假設條件建立數學分析模型,假設產業在空間上是勻質分布的、不會因為集聚帶來報酬遞增,是完全競爭的。所以我們今天使用的經濟學預測模型都是線性模型。在全球化和國際貿易一體化的潮流下,產業的空間關係發生了新的變化。

  產業在空間上體現為高度集聚,集聚後首先是基礎設施的共享,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其次可以不斷細分,產業之間合作加強,市場經濟第一個特征,就是分工經濟,恰恰是因為分工帶來了社會巨大的進步,這個是產業鏈條之間的匹配效應。

  知識信息環節從製造業環節分離出來,集聚在一起,會產生化學效應。傳統的工業時代,將產品賣出,交易就結束了。但對信息經濟來講,我有一個思想給你,我沒有少,你有思想給我,你也沒有少,我們每個人有了兩個思想,不同的思想交流過程中,會產生第三、第四個思想,這就是今天信息經濟區別於傳統工業經濟的強大所在,這就是產業知識信息環節的化學效應。

  因為“基礎設施共享、產業鏈條匹配和知識信息從製造業分離”三大效應,形成了產業在空間上集聚後帶來的報酬遞增,並且在城市空間上形成了壟斷性的空間,也可以說是專業化的生產空間。這樣看來,社會經濟一旦發展進入這個態勢,它的增長一定是非線性的。今天唯一能預測准的就是預測是不准的。未來不是預測出來的,是創造出來的。要創造好未來,不能再拿接棒球的線性思維接高度發展中一系列飄忽不定的氣球。所以未來在投資、城市發展中,應該充分重視產業空間集聚所具有的共享、匹配、學習效應。包括現在很熱的特色小鎮,哪個不是符合這三個特征的?不具有著三大效應的產業空間,在區域一體化的競爭和合作中,很難取得成功。

  產業集聚、報酬遞增、運輸成本之間,是有緊密關係的。按新空間經濟學家的追求,希望通過建立一個微觀經濟學的模型,解決這個問題,但實際對我們做重大判斷來講,不需要做得特別精確化,而是解決一個正確判斷就行了。所以採取了一種變動的方法考慮,產業和交通之間定性的關係。按照和運輸成本之間的對應產業,大概可以分成三種關係:

  第一種產業是資源能源型的產業,這類產業的基本特點,運輸成本通常占生產成本的比例達到30%以上,所以需要低成本的運輸方式,就是港口、水運、貨運鐵路,我們國家的鋼鐵化工代表著資源能源產業,基本就是沿海沿江。在別的地區布局這類產業,是沒有競爭力的。

  第二就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它以資本為代表的產品快速流通,流通的效率越高,資本利潤率越高。對產品要求能快速實現從工廠門口到客戶門口,能實現門到門運輸的,就是汽車、公路運輸。所以我們國家這麼多地方搞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哪個不是在高速公路沿線布局?到現在為止,這些園區、新區搞得成功的,沒有一個不是在沿線布局的。有經濟學家統計過,長三角上海到南京300公里長的滬寧高速公路兩側20公里空間中,集中了上海市和江蘇省工業製造產值的60%以上。

  第三類就是信息密集型產業,需要信息快速流通。但對信息經濟來講,僅僅有信息的快速流通是不夠的,因為對信息產業來講,人和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沒有哪種方式能取代,無論是今天的互聯網、電視電話會議、VR技術。因為對信息來講,我們面對面交流,語言交流部分只占信息交換量的不到50%,大量的信息是靠我們面對面之後雙方的眼神、肢體語言甚至情緒、氣場的相互影響。這些東西沒有哪種科學技術能取代,你不知道下一分鐘情緒是什麼樣的。信息的載體就是人,更要快速流通。所以它對應的就是航空和高鐵。廣州的產業為什麼發展得不如北京、上海、深圳?因為廣州的要素關係已經錯配了。

  簡單總結一下,製造業向成本窪地集聚,生產性服務業向要素高地集聚。某新區的“曼哈頓”是一個成本窪地的區位,不是一個要素高地的區位。隨著交通網絡、互聯網的發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的服務範圍和距離大大延伸,但是它的空間接近性變得更有價值。

  在國家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有關機構建議我國城市要轉型發展,特別是從規劃,就開始轉型。因為過去我們的規劃是計劃經濟的規劃,對市場力量關注不夠。這裡面特別強調了,目前很多城市規劃基本都沒有很好的考慮城市功能,不斷變化的城市經濟,往往忽視市場力量、公共機構的重大投資計劃。同時變化也要從大學的規劃學院、規劃行業、關鍵部委,尤其發改委和住建部發起。所以未來,我們城市發展需要多方的力量,特別是資本的力量,大家共同協力,形成制度改革、城市規劃建設、發展融為一體的服務型政府、服務型的城鎮化運營商和服務型的智庫,中國的城鎮化才能真正的搞好。而這些東西,將來特別是我們城鎮化的運營商、智庫,都應該是我們資本市場值得關注的。未來應該把提供產品轉到提供服務,房地產商轉成地產運營商,傳統的規劃設計機構轉成支持服務商。

  相應的,城市也要進行轉變。過去城市發展,是以城市總體規劃為核心,別的東西要麼和你做一個銜接,要麼不接。未來城市應該轉到兩個層面,一個是城市群,重大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城鎮體系結構,要高效協同起來,協同好了再看城市內部,城市交通網絡和城市的功能結構,和空間形態,這個再協同起來,城市才能高效運轉,才能把今天面臨的城市擁堵、大城市病有個系統解決。相應的,交通服務網絡,配置到相應高的水平,空間資源上給產業配置集約高效。更好支持參加全球競爭合作,這樣未來我們的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合作中才有更大的作用。

 

大城市勝利之路:怎麼做?
 

  在“產業交通空間”協同發展的思路指導下,未來我們應該關注什麼。

  第一,是國家“十三五”戰略。未來有個大的判斷,隨著全球化和“一帶一路”新的戰略的推進,以綜合交通為代表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會打破傳統的地理疆界的阻隔,也是爭奪資源贏得競爭力的重要利器。未來首先是建立在國家之上的供應鏈,未來取決於你對這個供應鏈的搶奪,比如蘋果,為什麼喬布斯選庫克作為接班人?庫克最大的長處,他掌握了全球IT最尖端的技術這塊整合的產業鏈。第二,將來由地區和國家的競爭,轉變到城市的競爭。第三,基於互聯網的線上線下、實體虛擬融為一體的無界的社區。第四,擁有權力超過政府的企業。蘋果的市值在全球排名是第六,只有五個國家超過他。我們今天看杭州,說很厲害,不就是一個阿里巴巴把杭州帶起來的?顯然大企業未來和城市發展有緊密的關係。

  國家未來發展的大格局,我們是基於未來和全球互動的關係,產業布局、城鎮體系格局會進行重構。按這種重構,國家大的交通樞紐網絡、重大通道要做好相應的支撐。未來真正投資的空間,最有價值的,無疑是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以及武漢、鄭州這些國家中心城市所在的城市群可能也會有非常好的機會。

  第二,雄安新區值得資本市場的關注和關心。雄安新區在京滬、京廣、京九三大經濟走廊中間,上邊是北京新機場,下面依托良好生態“白洋澱”。從大的區位關係講,雄安處於極佳的市場經濟價值空間。當然雄安新區未來發展關鍵還是要看產業,這需要先看看當下的京津冀產業布局,我們要通過雄安去重新構造這個地區的產業格局。把北京關於非首都職能的生產性服務業疏解到雄安,通過雄安這個地區,破解在北京解決不了的問題,按新區的發展模式,把這個地方搞好。促進北京生產性服務業的改革創新,並較好的服務輻射河北、天津有關城市。當然,雄安發展,將來要構建好與北京重大功能區以及和幾個地區的高效基礎設施網絡,特別是軌道交通上,應該是一種新型的協同關係。

  第三,需要更加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前30年香港通過把製造業轉移到深圳廣州,實現了香港和大陸的製造業互動。未來30年的發展,應該是把香港的金融、會計、法律等服務業,首先和廣深互動進行服務業轉型升級創新的互動,帶動珠三角實現世界級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戰略。無論是雄安新區還是粵港澳大灣區,都是國家針對未來服務業和城市融合發展方面,在下一盤大棋。因為我國未來發展最需要進步的是以金融為代表的各項服務業的創新發展。圍繞各項服務業的發展,和CBD、國家級新區以及城市群加強互動,這需要在理念、制度、技術方面進行全方面創新。

  “黑天鵝”不僅僅是不吉祥的東西,它更多意味著:今天我們不知道的比我們所知道的更有意義,決定未來我們發展的,不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東西,而是我們看不到的東西。作為創業的樂園和創新孵化空間載體的城市群、國家新區和CBD,要以更大的格局呵護和擁抱好黑天鵝,讓市場和資本積極去探索不確定性,才是城市創新發展的未來,也是大城市走向勝利之路的所在。
(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