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探秘龜山漢墓 難解古人智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5 00:09:15


龜山漢墓墓道(中評社 秦正陽攝)
  中評社徐州6月14日電(記者 秦正陽)龜山漢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的夫妻合葬墓。墓葬東西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幾乎將整個山體掏空。共有15間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臥室、客廳、馬厩、廚房一應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宮殿。南北兩條平行的甬道各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據說如果將兩條甬道無限延長,直到當時西漢的首都長安才能匯聚,到底是誤差導致?還是古人精巧的設計,今人恐怕都很難知道了。

  龜山漢墓顯示了古代人的高超智慧,但也給今天的人留下了很多謎團。首先,崖洞墓是如何修成的?墓道兩壁如何都磨平如鏡?又是如何掌握山體的石質和結構,使施工得以順利進行?今天的人都很難知道其中奧妙。

  其次,在夫人墓室的前廳和棺室及石柱上分別留有乳頭狀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規則排列,絕非工藝點綴。到底是象徵著照明的燈盞,還是象徵星辰,今天都難以找到一個能自圓其說的解釋。

  再次,漢墓的南甬道有26塊塞石堵塞,分上下兩層,每層13塊,每塊重達6-7噸,石塊間接縫緊密。據考證,塞石來源於西南很遠的地方,在當時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漢代,古人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龐大的塞石運來並塞進甬道的?

  此外,最讓人奇怪的是,楚王棺室北面牆上清楚地顯示著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仿佛是有一個人影身著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這一形象是在墓室正式開放後逐漸形成的。有人認為它是長期滲水所致,但影子外卻沒有任何滲水痕跡,這也成為龜山漢墓的最大一謎。

  歷史上的龜山漢墓曾經多次被盜,雖然只留下一個空空蕩蕩的墓室。但古人的智慧仍然留給今人諸多謎團,難以讓今人一探究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