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鏡頭:海南黎族民俗表演 大白鵝都來了
http://www.CRNTT.com   2018-08-01 00:53:14


大型原生態黎苗文化實景演出,大白鵝都趕上台。(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海南8月1日電(記者 林谷隆後續報道)由國台辦與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舉辦的“2018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活動”28日參訪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在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內觀看了大型原生態黎苗文化實景演出《檳榔‧古韻》,將海南三千年的黎苗文化讓世人看見,包括以鑽木取火、織黎錦、帕曼情歌、苗捏、舂米、黎族服飾、打柴舞等節目表演,展示最原始,最古老,最震撼的演出,讓兩岸記者對黎苗文化嘖嘖稱奇。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創建於1998年1月18日,總規劃面積5000畝,以海南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黎族鑽木取火技藝、樹皮布製作技藝、紡染織繡技藝等國家非物資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為  核心吸引物,初步建成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民俗體驗、戶外拓展、大型演藝七位一體的黎苗文化村。

  檳榔谷大型實景民族歌舞劇《檳榔古韻》是一場自然風光與人文演出完美結合的跨越千年的視覺盛宴,將即有特色的黎族打柴舞、舂米舞,生動的將黎族生活展現在這舞台之上;原始的鑽木取火、自制的黎族樂器、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黎錦紡織技藝等,也被巧妙地融入歌舞演出中。

  演出第一幕就是由黎族小伙子展示鑽木取火技藝,黎族鑽木取火具有考古學、歷史學價值。鑽木取火中所用的媒介物,即用易燃的芯絨、芭蕉根纖維、木棉絮等引燃,為有機物,因年代久遠,不易保存,目前只能求助於作為民族耆老的田野訪談,與民族學有關資料來幫助。透過演出可以讓世人了解黎族掌握鑽木取火的技藝,未來更要保存這難得的記憶。

  按黎族人文化,每次打勝戰回來,都會舉行“打柴舞”,黎語稱"轉剎"、"太剎",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歡迎的舞種之一。在有節奏規律的碰擊聲中,跳舞者要從竹竿分合的瞬間,敏捷地進退跳躍,而且要瀟灑自然地做各種優美的動作。這就是在台灣綜藝節目“竹竿舞”的原始版本,相當容易炒熱氣氛。

  檳榔谷旅遊區副總經理陳國東表示,表演結合黎族和苗族人們的生活場景,展現了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歷史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除了美麗的小姑娘、帥氣的小夥子還有大爺大娘,鵝、山羊等動物也是舞蹈演員的一部分。“舞蹈都來源於生活,略微高於生活。比如打柴舞,過去一種辟邪用的舞蹈,現在演變為打柴舞”舞蹈演員基本都是少數民族原住民,只有少部分是藝校學生,但這部分學生也來自於農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